水稻专家来助力 乌蒙山中开秧门
“乌蒙烟雨好时光,双塘村人种田忙,宽窄技术示范好,来日稻花满坡香……”
5月25日上午,在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科技人员谢海呈指导下,赫章县平山镇双塘村农户们按照宽窄行种植模式顺利开秧门,他们一边栽插水稻秧苗,一边唱起了山歌。
赫章县平山镇双塘村平均海拔1680米,气候冷凉,是典型的贵州高原山区。在前期考察调研基础上,省农科院水稻所与水产所专家团队对如何帮扶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然生态条件和合作社、当地农户发展意愿,选取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作为技术帮扶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示范向周边村组辐射带动。项目通过优质水稻品种示范种植、优质绿色精确栽培技术实施和稻鱼养殖示范,达到稻渔综合种养高产高效。
作为选派到赫章县的省级科技特派员,谢海呈驻点双塘村负责贵州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项目在平山镇双塘村的实施。
3月9日上午,省农科院水稻所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示范项目团队到赫章县落实项目内容,积极宣传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优势和效益,确定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相关内容。
4月23日下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会在双塘村水稻集中育秧点举行,除赫章县农业部门、平山镇政府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外,还有来自平山镇双塘村、田坝村、后山村的55名种植户参加,省农科院水产所李正友、水稻所江学海等水稻与水产专家进行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现场培训讲解。
在双塘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的水稻品种主要来自省农科院水稻所,包括自育的T香优557等6个优质品种,整合包含水稻、移栽、施肥、管水和病虫害综合防控在内的现代稻鱼综合种养技术。
据了解,由省农科院组织实施的贵州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以提高坝区及山区稻田综合产值为目标,根据示范区条件选取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以及具有特色的水产品类型,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在示范区配套采用水稻优质绿色高产技术与水产品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综合产值和坝区农业产业效益。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榕江县朗洞镇、沿河县后坪乡、从江县刚边乡和赫章县平山镇实施,这些示范点均位于深度贫困县,分布在贵州北部、西部和东南部,项目实施将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为全省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贫困山区产业选择提供支撑作用。
5月25日上午8点,在鞭炮声中启动开秧门仪式,在感谢省农科院技术帮扶中,26家种植户现编歌谣,唱起了山歌:
“大田栽秧行对行,栽了大行栽小行,大行栽得1尺远,小行栽得6寸长。”
“插秧行距桉标准,六寸一尺双套双。株距五寸产量高,推广示范人称好。省农科院作指导,科技助贫献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