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红色乡村行 丨 “弄染结盟”谱新篇

综合广播 | 2021-02-15 20:50

“弄染结盟名垂青史,彭陆协定功著千秋。”这是挂在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一座土瓦房门前的对联。80多年前,在这里签订的《反蒋作战协定》,成为红军长征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之一;80多年后,弄染村传承创新红色基因,盘活乡愁产业,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陆瑞光纪念馆

“今年我准备回弄染去过年,看看当地群众的变化……”春节前夕,85岁的陆兴榜老人又来到镇宁县城的陆瑞光纪念馆,深情凝望父亲的雕像,他的思绪飘回了46公里外的老家。

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

陆兴榜的老家在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弄染”在布依语中的意思是山清水秀的地方。80多年前,就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布依村寨里发生了一件震惊四方的事件。

陆瑞光故居内《反蒋作战协定》签订处

1935年4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长征路经镇宁沙子沟弄染寨时,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与当地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反蒋作战协定》,后来被称为“弄染结盟”。在陆瑞光的帮助下,红军顺利经过沙子沟,从坝草渡口渡过了北盘江,为挺进昆明抢渡金沙江赢得了胜利战机。

陆瑞光儿子陆兴榜

对于父亲的这段革命经历,陆兴榜充满了崇敬:“我父亲知道红军是为贫苦老百姓打天下的,他本身也是打富济贫的,所以双方面都敞开心扉,很短时间就把‘反蒋协定’签订了。跟共产党走到一条路上去,他是走对头了。” 

陆瑞光故居

“弄染结盟”是红军途经贵州民族地区成功实践“争取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范例,也是红军长征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之一。“陆瑞光在镇宁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居已经作为文物来保护,对故居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划定。目的就是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下一代能够接受和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镇宁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光明说。

当年“弄染结盟”的拥军故事代代相传,新时代的另一种帮扶“结盟”也为弄染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立春时节,弄染村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场生趣盎然:550平方米的圈舍里,活力满满的小猪们正在食槽里吃食。“这些小猪的身份可不一般,它们全部是东西部扶贫协作青岛对口帮扶项目内容。”养殖场负责人陈良勇说,该项目总投资45.5万元,其中申请青岛对口帮扶资金20万元,自筹25.5万元,共发展养殖杂交优质商品猪182头。项目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由贫困户与村合作社签订保底分红协议,在三年的项目合作期限里,每年按投入扶贫资金总数的6%进行保底分红,弄染村41户136人因此受益。陈良勇非常感慨,“这个项目有资金补助还有技术方面指导,生猪出栏率有150多头。这一块可以覆盖41户贫困户,还有分红,以前我自己养的话就没有这些。”

弄染村村民陈忠文

参加合作社养猪,还可以分红。原本在广东打工的村民陈忠文听说这个消息后,去年回到村里加入生猪养殖项目,年底就拿到了第一次分红。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养殖场我主要是搞卫生、扫一扫猪粪这些,打工有一份收入,每个月是2000元,另外还有分红290元,这样就有两份收入了。”

东西部扶贫协作青岛对口帮扶弄染村生猪养殖项目实施地

猪儿壮,分红多,看到大家脸上露出的笑容,从山东青岛胶州市来镇宁挂职的王铎不禁回想起2019年他们刚来考察的情景:“第一次到弄染村的时候,看到当地老百姓生猪养殖都是松散式的管理,各自为战,于是就有了一个想把青岛胶州里岔黑猪规模化养殖技术复制到该村的想法,然后同村干部沟通后一拍即合。”

镇宁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韦晓祥

联合作战,互相信任,目标统一,实现发展。新时代的“结盟”又结硕果。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弄染村这片红色土地焕发新的活力,弄染人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和王铎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镇宁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韦晓祥。当初选择生猪养殖项目落户弄染村,正是出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考虑。“弄染村的产业像精品水果等都有发展,但是养殖这块是一个空白。之前老百姓都是单家独户的在养猪,形不成规模也就产生不了效益。”韦晓祥说,“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以短养长,贫困户脱贫以后也有一定的收入,促进稳固脱贫。下一步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加大投入,把规模做大、产业壮大。”

弄染村村支书王荣珍

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生猪养殖项目的成功实施,让弄染村村支书王荣珍把目光又瞄准了从浙江引进的合作项目——瓜蒌种植。村里流转了315亩土地,以龙头企业+乡平台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同样采取利益联结机制,按每年保底6%分红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乡村振兴首先要有产业发展、产业带动,结合我们地方的资源,像这一片主要是规划来种瓜蒌,跟农户签好协议,引进一个龙头企业过来;那边还有一条河可以搞漂流,下一步我们打算农旅结合,引进有资历的大企业来。”

弄染村规划315亩土地引进种植瓜蒌

与此同时,红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打造也是弄染村乡村振兴计划中的一张“王牌”。陆瑞光故居、山洞里的红军指挥部、红军走过的路线……当年红军长征时在弄染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红色基因,这些红军革命活动遗迹成为一处处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付辉

“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有人来这里瞻仰,单位组织的、个人来的都有,了解这段历史,重温入党誓词。”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付辉说,弄染村将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农业新业态,努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让乡村变得更美丽。“不管是红色传承也好还是经济发展也好,乡里面都在想方设法地打造红色旅游,让革命故地老百姓富起来。”

镇宁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马宁

弄染人的期盼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弄染村被列入贵州省首批10个最美红军村落之一。借此契机,镇宁自治县推动红色旅游产品业态开发,积极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镇宁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马宁表示:“弄染结盟展示园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16个园当中的一个,也是安顺市唯一能够进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点。我们准备通过这个大规划把镇宁的红色文化继续整理和挖掘,为旅游产业化增加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