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家 | 陈加林:云霞明灭或可睹

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 | 2021-04-25 11:42

图片

陈加林

陈加林,笔名林零,子牛。1962年5月生于贵州安顺,汉族,贵州大学毕业(本科),中共党员。现为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民族学院特聘教授,贵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贵州省人大书画院副院长,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贵州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加林书法创作艺术专项高研班导师。
荣誉:第一届贵州省人民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第六届贵州省人民政府文艺奖一等奖,2009年、2010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年度先进个人,被贵州省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获“书法报”兰亭诸子奖,“兰亭奖”终评委,国展评委,受聘为全国第二届草书展评审委员,接受“书圣王羲之”电影摄制组采访、问答,作品两件(古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参与创作迎奥运书法长卷捐赠北京奥组委。
展览活动:第三、第六、第八届全国中青展,第三、第六、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国际临书大展(开封),中国新书法大展(桂林),《二十世纪书画名家作品精选》,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展(北京),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南京),国际书法大展并入集《国际书法作品精选集》(郑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名工程”(名家、名作、名篇)50 人作品展,第三届韩中书艺名家招待展,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华人书画展”。
主要著作:《陈加林书法作品集》、《中国书法大典》(当代书法名家——陈加林卷)、《当代书法名家——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专辑——陈加林》、《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陈加林》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全国选46 人)、《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陈加林书法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陈加林国画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入集中国、日本(贵阳——大坂)《篆刻作品集》及展览、入集《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集》(第三集)(河北)、入集《巨匠之光》书法集,传略及作品多次被各种辞书、报纸杂志、作品集收入及多家碑林、博物馆、纪念馆特约收藏,多幅作品被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收藏。

图片

  陈加林作品

云霞明灭或可睹

——陈加林书法艺术臆说

冯剑星

 

古来作书之人,有小才情者,亦有大才情者。夫小才情者,以循规蹈矩为能事,信而好古,食而不化,拘泥于章句之间,雕琢于腐朽之内,穷以白发,豁以马齿,兀兀不舍,或有小成,此之作者,终其一生,总不见大道之所在;然大才情者,得天赋之所予,弃燕雀之小志,追晋唐之风雅,游弋于古贤之侧,见诸于性情之中,坐云读雨,驱古入今,不以古为古者,亦能今为今矣,万象在胸,风骨潇洒于笔墨之外,可见自我之所在。余知陈加林先生也久,读其书作也多,披览之间,嗟叹再三,深以为加林先生之书作,当跻身古来大才情者之间而无愧色。
余观加林先生之书作,能在庙堂之高,亦能在江湖之远。能入张旭怀素之堂奥,亦能在简牍书帛之民间,合乎古今之变化者,方是不古不今之高手,亦是亦我亦古之独特风格。其草书取秦汉简牍之质朴,亦取章草之古澹浑厚,取晋唐名家之意韵自然,亦取明清学人之体式气度。以方写圆,以圆作方,高标尘外,独窥古今。清人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之精能,谓之遒媚,盖不方则不道,不圆则不媚也。书贵峭劲,峭劲者书之风神骨格也。书贵圆活,圆活者,书之态度流丽也”,能解此语之者,方可见加林先生出古入今之手段,思接千载之遗想。若以古鉴今之流辨而思之,加林先生能师古人而求门径,师造化而求自然,师心源而求自我。师古人可知法之所在,师造化可知道之所在,师心源可知我之所在。加林先生之书作,是能向技求道而得自我之深心者也。“穷神知化,探玄钩沉”之理,诚不欺人也。

夫草书之变,古草张索者为一变,今草旭素者为一变,宋之黄山谷者为一变,至于王铎、傅山者为一大变,至于民国以来,当又是一变也。其所变者,在于体式也,其所不变者,在于法度也。然变之难者,在能我,能今,能新,若不如此,不可谓之变矣。陈加林先生之草书所变者,在笔墨,在性情,在结体,在气韵。其于笔墨所见着流美为其韵,古拙为其质,二者相融相生,自见“长鲸喷浪,大鹏搏风”之气象。笔之所作,心之所造。妙绝毫末之巅,象出物理之外;其性情所写者,当能心手双畅,写心畅怀之所在。挥毫落墨,意象无穷,天机清旷,烟霞即生;在结体者,其能融隶篆入草,中锋侧用,侧锋转换,绞锋沉穆,愈奇愈古,愈古愈今,清光照人,惊电飞霜,是张旭之笔法,王铎之气势,傅山之纵逸,山谷之跌宕;其气韵者,在能以生写熟,以古写今。在正奇变化之间恣肆挥洒,吸风饮露,嘘气成云,情之所至,锋发韵流,信手之涂抹,草草不及处时出古人之右。如此,才见加林先生大才情处,襟怀之所寄,心源之所生。
师古之法在能得其心,出今之法在能出我意。不以古为古者,见我之所在;能以我为古者,方知今之所在。陈加林先生之书作,所以能新者,在其取法之博,入古之深,造我之力。观其书作,不以一家一户之而立足,近法二王行草之秀逸,远取汉砖秦瓦之驳杂,石刻造像之厚重,明清诸家之典雅,相互融合,奇正而一,为血为肉,为骨为气,出于高华而去其粗野,得其奇逸而化其浅陋。风神一变,淋漓尽致。读来使人叹赏加林先生创造之力,变化之趣,自我之意。以散笔入草,大开大合,从容自然,妙臻于古,法见于今,大可见加林先生腕底风云之气,纸上江山之胜。
久闻黔中山水至佳,非能以图画所能尽知也,惜未能一游为快耳。今读陈加林先生之书作,溪山行旅之清秀,苍烟暮雪之真容,使人有尘外之想,卧游而大可尽揽也。太白所谓“云霞明灭或可睹”之语,不亦此之谓乎?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   陈加林佳作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陈加林书法品鉴   |

图片

|   陈加林书法品鉴   |

(来源:中原书法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