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在蓬莱,惟愿书香伴农家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科学文化的传承之路,是指引理想信念的航标。多年来,贵州涌现出了一个个热爱阅读,并热心推广阅读,引领乡风文明的乡村阅读榜样。这些乡村阅读榜样中,有新型农民、乡村干部,也有青年志愿者和农家书屋管理员。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让乡村和经典阅读,美好相遇;让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坚实浑厚;让书香中国的乡村版图,熠熠生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条短片,走近贵州乡村阅读榜样,去认识一位以一己之力为村子建起了农家书屋,解决无数问题的刘深灵。
教书育人,是刘家祖训。刘深灵说,他们家族自清代开始传播文化,现已连续五代人从事教师职业。自己4个儿女,其中老二是小学校长,老四是计算机老师。“家人爱学好学,崇尚教育。”父亲的“尚教”深深影响他。2010年,卸任村支书后,受父亲开私塾启发,趁家里盖新房,他增加成本12万,多修了两大间房办书院,共120平方米,取名“蓬莱书院”。
刘深灵介绍,“蓬莱书院”目前共有藏书4000册,涉及文化、科技、政经、少儿、综合等,分门别类排列。其中,800册为明清古书,均是家里祖辈传承下来,有些虽破烂不堪,但弥足珍贵,读来另是一番滋味。“这里的书老少皆宜,学习、消遣均可。”
年至古稀,十年磨一剑,如今的蓬莱书屋不但是村民们学习提升知识技能的好去处,更是刘深灵实践自己梦想的好归宿。
在贵州,像这样的优秀乡村阅读榜样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肩扛新时代的使命,承载着耕读传家的中华文化,扎根乡土大地,用实际行动营造着“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