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轨通新途,盘兴高铁点睛黔西南发展之笔

2025-11-26 09:55

11月28日,盘兴高铁即将通车运行,这也标志着贵州各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实现高铁通达。这远不止是一条交通线的延伸,更为贵州的奋进征程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能。

一轨通新途,全长99公里的盘兴高铁,犹如一道划破群山的闪电,以风驰电掣的速度,重塑了黔西南的时空格局。从此,贵阳至兴义通行时间将压缩至2小时以内,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一环八射”高铁交通圈正式形成,为贵州的整体跃升注入全新活力——让协作更紧密,让融合更深入。

“高铁+文旅”,让黔西南的世界级旅游资源走出“深闺”。

这里山环水抱,被誉为“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的万峰林,奇峰耸立、幽谷纵横,溶洞与暗河交错,各类地质遗迹在此汇聚;“天下第一缝”马岭河峡谷,雄奇险秀,浑然天成;而“上帝设的一座花园”玉皇顶,则云雾缠绵,峰随江转,景致四时不同、晨昏各异……仅在兴义城区25分钟交通圈内,就密集分布着8处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山水精华近在咫尺。

万峰林

随着盘兴高铁开通,这片深藏于黔西南的瑰丽山水,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交通的便利将加速“流量”向“留量”的转化,推动旅游方式从“过境游”迈向“深度游”“全域旅”,为当地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高铁+产业”,为黔西南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减法”与市场竞争力的“加法”。

兴仁薏仁米

兴仁的薏仁米、普安的红茶、望谟的芒果、册亨的香蕉……黔西南州拥有的有效地理标志产品达67件(个),每一件都是这片土地的“绿色名片”。随着盘兴高铁的开通,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让“黔货出山”迎来新机遇。

普安万亩生态茶山

打破交通壁垒,依托高铁带来的物流优势,正推动特色农业从“初级产品外销”向“精深加工增值”转变。一条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加速成型,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高铁+工业”,黔西南以全新格局谋划产业跃升。

这里资源禀赋独特,产业基础扎实。黔西南州已形成以能源、基础材料及加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特色轻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兴义的煤矿、新能源,兴仁的铝精深加工、安龙的纺织产业等集群初具规模。仅在盘兴高铁沿线,就布局有多个省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生产要素集中,发展空间广阔。

兴仁巴铃重工业园区

盘兴高铁的通车,为黔西南工业发展装上了强劲的“引擎”。这条钢铁动脉,正推动山区工业突破地理局限,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实现从“资源输出”到“产业集聚”的深刻变革。

以路为媒,乘势而上。盘兴高铁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经济线、一条发展线。它如同一把钥匙,为黔西南打开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当速度优势与资源禀赋深度融合,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黔西南大地上徐徐展开。

点击图片进入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