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贵州 | 低调的“宝藏”古镇——锦屏隆里
隆里古城,置身于田园风光之中,山野村廓,青瓦蓝烟,让人心驰神往,不能自己;漫步城中,看到那些几百年来原模原样保留下来的古街、古巷、古井、古祠、古桥、古宅,一时便有时空倒退的幻觉。贵州锦屏的小镇隆里是一个值得去细细咀嚼的地方。
锦屏隆里古镇
贵州的古镇,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贵阳附近的青岩古镇。其实,贵州的古镇可不止青岩一处。在贵州有不少古镇至今还保留着自古的特色。
从贵州省黔东南锦屏县城出发,沿着秀丽的亮江,穿过苍翠的林海,约50公里便到了至今仍鲜为外界知道的小镇隆里。这是一个值得去细细咀嚼的地方。
锦屏县地处黔东南边地,这里是苗族侗族聚居之地。但古城隆里的先民乃由中原江南九省移入,到此屯军。后解甲归田,融入到这片土地之中,故今天隆里的居民多数为汉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习俗等仍保持着浓厚的古老汉文化样式。民居全系砖木结构瓦房,造型朴实。该地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反映在建筑上便有了北京四合院的韵味、江南水乡的精致、江西民居的构形以及本土苗侗民族干栏式房屋的形式等多种风格的民居建筑。
锦屏隆里古镇
根据当地《龙标志略》的记载,隆里古城曾经是“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据此可以遥想当年小城内外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今天在这座小城中已找不全72眼井了,不过,它仍然以古井多为标志。街巷中尚余留下来10多口井。每个井口依稀可见吊绳磨出的痕印。隆里的古井独具特色,有圆形,方形两种。井口分别高出地面约1米,四周用青石凿成井台。井的内壁用鹅卵石砌就,其上布满绒毛般的青苔。井中常年有水,以供人们渴饮、洗浴、消防之用。隆里的古井造福生灵自不必说,它们也成为古城民俗的一大景观。游人每每在此驻足憩息,取水洗尘,不亦乐乎。
古城隆里要说的东西太多太多,其民居规模的多样、岁时节日的丰富、乡俗礼仪的古朴、饮食制作的独特等等,都值得去细细地玩味。
声音贵州 讲述贵州声音
展示贵州生态文明
宣传贵州乡村振兴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声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