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温度、感受振兴脉搏——邀您走进剑河县镇江村解锁“红色密码”

剑河融媒 | 2025-05-08 23:01

1934年,中央军委纵队途经剑河县镇江村时,发生了“毛主席送毛衣”的经典故事,由此形成一段佳话。如今,这份跨越时空的温暖,化作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镇江村振兴发展的奋进之路。

踏入镇江村,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一路延伸,串起白墙黛瓦的民居,墙头点缀的映山红随风摇曳;红色主题路灯整齐列队,连通家家户户;红色教育基地拔地而起,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地标;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蜿蜒曲折,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循着山路拾级而上,一座气势恢宏的石雕纪念广场豁然眼前,这里已然成为承载红色记忆、凝聚精神力量的核心所在。

广场上,长达20米的浮雕尤为引人注目,采用先进的3D立体彩绘技术,将“毛主席送毛衣”的感人瞬间生动再现,仿佛将那段历史定格在了眼前。除此之外,浮雕还记录了红军战士帮助村民修缮房屋、舂米劳作的温馨场景,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以前都是在书本上学习革命故事,今天亲眼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浮雕,现场重温这些历史的故事,内心无比震撼。”铜仁研学团学员吴枭杰抚摸着浮雕凹凸的纹路,感慨万千,“镇江村不仅将红色文化保护得如此完好,村里的产业和旅游也发展得有声有色,我觉得这就是对红色精神最好的传承!”

近年来,乘着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东风,镇江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持绿色发展,深挖生态与民族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了“秧李节”“红色镇江”等特色品牌。如今,这里春有李花、枇杷花竞相绽放、如云似雪;夏时特色民宿纳凉避暑,绿意盎然;秋来硕果压枝、稻浪鲤跃;冬临农家乐暖意融融、饭菜飘香。这里已然成为游客和研学团队追寻红色记忆、体验乡村魅力的热门打卡地。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现在我种上了李子、桃子、杨梅等果树,现在我们村越来越好了,每到丰收季,一波波的游客来体验水果采摘,我一年能增收四五万嘞!”村民邰胜斌笑容满面。

像邰胜斌这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果农不在少数。许多村民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用一道道乡土美食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我们家的特色菜酸汤鱼,用的都是稻田里现捞的稻花鲤,游客尝了都说好!现在来我们村的游客很多,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能接待十几桌的客人,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不止。”农家乐老板杨玉竹谈及如今的红火生意,笑得合不拢嘴。

从石雕壁画上凝固的红色记忆,到千亩果园的丰收盛景,再到农家乐里游客的欢声笑语,九十余载光阴流转,镇江村将红色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份跨越时空的传承,正焕发着蓬勃生机,诚邀您走进镇江村,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振兴的脉搏,共赴一场红色引领与绿色发展交织的精彩之旅。

剑河融媒 杨婷 张美 罗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