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定“世外桃源” 邂逅乡愁

活力贵定 | 2021-05-23 11:59

在贵定县格鲁格桑大观园中,非遗小院正式对外开放,来这里,游客们有机会和传统民俗文化贵州蜡染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走进格鲁格桑非遗小院,古朴的曲径回廊两旁摆着贵州各民族的服饰图片,让游客第一时间就进入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空间,透过随风拂动飘扬的布帘,蜡染工坊里,游客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创作自己的蜡染作品。

贵阳游客孙福霞告诉小活力说:“我们在抖音上面看见格鲁格桑大观园有很多小鹿,还有一些非遗的文化、各个民族的风情。感觉格鲁格桑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所以我们就趁着休息过来看一下,从贵阳开车过来只要一个半小时,过来以后就在这边买门票很方便,还体验了蜡染,因为亲身体验的话就能更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

湖南游客陈晨告诉小活力说:“我是从湖南过来这边游玩的,也是朋友介绍来这边玩过、体验过,觉得这边民俗风情比较好。刚好彭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下扎染。这里让我们游客也亲身参与亲手制作,自己喜欢可以带回去做餐桌布也好,茶桌布也好,这个方法是最好的,也比较有意义,尤其是带小孩子来是最有意义的,让小孩子从小就能体验什么叫民族特色”。

贵州省麦兮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设计师彭骏峰介绍说:“我们要把产品线做得更全,把这些蜡染的东西融到头巾、发饰或者更小的一些东西上。让年轻人都能接受他,买得走、用得上。这就是我们对于产品的一个思考。第二个思考就是我们要把扎染蜡染都能推广体验,甚至还会请更多的传统手艺人过来示范 。我们格鲁格桑大观园民俗博物馆是民俗的,又是很雅的,是大俗大雅的,它能看到现在工业化或者城镇化中见不到的老物件,大家可以过来看一看,也来体验一下我们传统的手工艺,找回儿时的记忆或者是一种乡愁,欢迎大家来我们大观园来体验游玩”。

据悉,为了进一步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有很多机会出现在大众眼前,从而获得更多发展和传承的可能,县民宗局采取“景区+企业”的模式,通过在景区植入门店的形式,扩大宣传力度,今年预计在县域景区完成三个门店的植入。

贵定县民族和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刘路告诉小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景区这些地方多开几个这样的店,把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好、传承好。同时也是结合正在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好我们的手工艺品和少数民族的特色东西的传承和保护,使得我们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传承能够后继有人,铸牢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促进贵定县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