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贵州丨人民日报:榕江县培育村赛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 | 2024-01-11 08:38

今天(1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群众体育活动不断创新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全民健身添彩美好生活(健身新视野)》,文章报道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培育村赛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1月2日,滑雪爱好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滑雪。   韩颖群摄(影像中国)

上图:1月6日,2024年“村超”新赛季在贵州省榕江县开赛。图为观众在场边观赛。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下图:1月7日,2024厦门马拉松赛举行,3万名选手参加。图为选手在比赛中。   陈 博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健身场地设施持续改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完善。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与人数超2000万,“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参与青少年达6329万人次……群众体育活动不断创新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培育村赛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队旗招展、芦笙悦响、锣鼓喧天,啦啦队载歌载舞,球场边座无虚席……1月6日,2024年“村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开赛。“新赛季吸引了大批新球队参赛,从去年20支队伍增加至今年62支队伍1800余名球员。”“村超”组委会成员之一、榕江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赖洪静说。

人口不足40万的榕江县,因为这项极具烟火气的乡村足球联赛,在过去一年“吸睛”又“吸金”。据榕江县“村超”办公室统计,2023年5月13日至12月31日,“村超”相关赛事产生超580亿次的话题浏览量,全网在线直播观看人次累计超6亿;榕江县累计吸引游客7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13亿元。

“村超”的火爆,依托于当地深厚的足球群众基础。上世纪90年代,榕江县村民就自发组织在露天球场比赛。如今,全县拥有25块足球场地、35支注册球队、41所县级足球特色学校,近5万人会踢足球。

多年深耕群众体育沃土,依靠乡村赛事大放光彩的,“村超”不是唯一。同处贵州黔东南州的台江县台盘村,素有“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的传统,“村BA”擦亮金字招牌;在海南文昌,村村有球场、人人打排球,“村排”从线下火到线上……村赛孕育于乡村,也反哺乡村。接地气、聚人气,激发出乡村体育的多元价值。

比赛间隙,特色文化表演精彩展示;赛场外,电商直播、文创产品火热登场。“体育+”赋能旅游、文化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乘着办赛东风,贵州的特色美食、农特产品、非遗产品走出大山,一批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就业岗位随之增加。线上数据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量,百姓得到了实惠。

红红火火的乡村赛事,让更多人领略体育魅力、感受竞技激情。村民为球队筹集费用、缝制队徽,比赛时把看台让给游客、自发组织志愿车队……“村超”解说员杨兵感慨,以体育为纽带凝聚人心,榕江群众对家乡文化更有自信。

扎根乡土的群众体育活动不断释放活力,给举办地带来新气象。“村超”期间,返乡创业大学生直播助农;“村BA”的辐射效应显现,周边不少村寨吃上了“篮球饭”。

“体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过去1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产生了很多成功案例。榕江县和台江县的创新实践,对于文体旅融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王雪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