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畔的一颗明珠——花江布依古寨

中国黔西南 | 2021-05-25 09:11

崖壁下的花江村

古寨位于北盘江贞丰段南岸,与关岭县花江镇隔江相望,共有102户434人,是一个布依文化底蕴深厚和布依风情古朴浓郁的布依族大寨,曾为滇黔交通要道之一,是以前从贵阳、安顺逾关索岭(今关岭)南行,经兴义走云南的重要交通要道。古寨背后被一片称为鹅翅膀的大山所环抱,古寨前是奔腾而过的北盘江,从鹅翅膀山流下的两股清泉,呈“八”字分别从古寨两头流经家家户户门前,转而流向北盘江,为古朴自然的山寨增添许多灵气。

花江布依古寨景区一带沿岸山崖耸峙,飞瀑罗列,清流叠翠,草木丛生,宛如一幅大写意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并时常有墨叶猴、野山羊、穿山甲、獐子、黑山羊等野生珍稀动物出没,堪称雄、奇、险、峻。

北盘江大峡谷

离古寨3公里处的北盘江上有一险要关隘——花江铁索桥,中央红军进入黔西南时,为了切断敌军的联系,掩护主力部队渡江,红三军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率该团二、三营,于1935年4月16日抢渡坝草渡口后,迅速向平街进军,4月17日占领平街,4月18日第二营迅速向铁索桥进发,在距桥5里地的北盘江与敌遭遇,红军利用居高临下之势,封锁铁索桥,从而使主力部队顺利渡过北盘江,继续向西行进。如今,在小花江布依古寨中的红军长征过平街陈列室里,记载着许多红军帮助当地群众、当地群众支持红军的动人故事。

村民郑登富、梁学昌口述:红军到达平街,根据群众反映,烧掉了地主从贫农手中欺诈得来的田地契约等。红军在平街宿营时,在犀牛洞、营盘等处驻扎,部分红军住在林泽安、李吉安、高兴华、李德安、何奶箐等村民家。红军杀猪煮吃,遇到村民就热情地喊:“来洽肉,洽肉(洽是当地吃的意思)。”

村民周开贵口述:红军请我带路去平街,我很乐意就接受了。红军说:“枪响,莫怕,卧倒就没事了!”带到后,我在返回路上还遇到了红军大部队,村民张文科在家里帮红军煮饭。

……

老桥桥墩

80多年过去,红军在花江留下的战斗足迹、和当地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红军长征经过时撒播下的革命思想种子,在这片古老而秀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黔西南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宝贵精神财富。

历经岁月的沧桑,花江布依古寨的历史文化底蕴越发浓厚。“飞虹锁天”铁索桥在清光绪年间多次复修,地易三址,三建两毁之后,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安义镇总兵蒋宗汉会同济公盐号筹款捐资倡建,历时6年之久,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四月建成。整座铁索桥由14根粗大的铁链串缀而成,每根由262个环链组成。桥全长71米,宽2.9米,上铺数百块大枋作为桥面。

游客在重建的花江铁索桥上游玩打卡

随着董箐电站下闸蓄水,一江激流变成了万顷碧波。小花江码头建成投用后,铁索桥在保护古迹的原则下,于2012年在其上游300米处复建铁索桥,设计为现代工艺索桥结构,镀锌钢丝绳,原承载铁链作为文物置于桥面两侧,每侧各4根,桥长116米,桥面宽2.4米。

董箐电站修建后重建的花江铁索桥

在清光绪年间修建铁索桥过程中,匠师们即在桥南古驿道旁天然崖壁上摩崖雕琢“普陀真境”和“蒋炳堂行乐图”等大型摩岩石刻、岩壁画。古时过往文人墨客在沿岸崖壁上留下“飞虹锁天”“功成不朽”“万缘桥”“屹染大观”“七马图”等印迹清晰可见,共同组成了花江摩崖石刻景观。

摩崖石刻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在摩崖石刻群下面,绵延16公里的花江茶马古道横亘在北盘江沿岸,它曾有“使者僧侣相望于道,商旅仕宦不绝于途”的繁华历史,如今茶马古道保存完整。

在现代旅游的不断开发和发展中,古寨布依文化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郁。“布依古调”“小八音古调”“铜鼓舞”“古法织布”“布依嫁娶”等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千年古榕挺拔于寨中,被当地布依人喻为神,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和大年三十,村民在寨老的带领下到古榕树下祭祀,祈求来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布依风俗得到较好传承,花江布依古寨相继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等众多殊荣。

目前,花江布依古寨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流水引进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全力打造小桥、流水、人家为一体的田园风光;结合古寨特色风格,运用乡土材料,就地取材,使用本寨能工巧匠,打造具有特色乡土味道的田园建筑集群;聚焦乡村个性特色,利用天然青杠林森林资源,建设林荫小道,全力打造寨内水园、房前庭园、屋后菜园、山上果园的田园生活。

新修建的小花江景区路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已然建成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景区环境卫生水平;完成民居改造工程,形成特色布依民族建筑风格,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成立花江村旅游服务公司,旅游服务和保障功能得到逐步完善。积极对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史志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花江村历史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诠释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在“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下,花江布依古寨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成为黔西南一张亮丽名片。(文/图记者 文国坤 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