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南明区将建 3 座大型垃圾中转站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 2021-11-22 11:08

11 月 20 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红岩村致富路附近,南明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及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工地上,挖掘机、吊车等工程车正在工作,不时发出 " 哐当 " 的声响。这里,正在修建 1 座大型垃圾中转站。

为了提升南明区垃圾运输和垃圾终端处置能力,南明区将在全区新建 3 座具有分拣功能、水平压缩式大型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后,除了保留云关乡摆郎村垃圾中转站,其余区内的垃圾中转站全部关停。

现有垃圾中转站 " 问题 " 多

据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科负责人介绍,随着南明区的快速发展,人口居住密度、商业化程度的快速攀升,加之城区建设,部分原有中转站拆除等因素,南明区垃圾清运问题矛盾凸显,规划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大型垃圾中转站被提上日程。为彻底解决垃圾中转问题,经过南明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以建设生态环保、高效可行的收集、转运体系为目的,在南明区范围内建设 3 座大型垃圾中转站。

目前,南明区在用垃圾中转站有 28 座,由于这 28 座中转站多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除 7 座使用水平移动式压缩设备外,其余均使用老式垂直压缩设备或航吊设备,垃圾处理效率低下、处置不及时现象明显。并且,中转站在垃圾转运过程中,因设备属性,大部分垃圾存在暴露作业,恶臭污染现象无法避免,常有投诉。此外,现有垃圾收运体系较为混乱,收运设施也未分类收运。

另一方面,由于修建时间久远,除了花果园 3 号垃圾中转站外,现有垃圾中转站最大日处理量 64 吨,最大机位数 2 机位,存在着处理量小、布局分散、不合理等现象,如中心城区随着倒岩路等转运站拆除,将面临无中转站可用局面。且老旧城区改造后,油榨街花鸟市场、箭道街、体育馆等中转站也即将面临拆除。

" 我们经过科学测算,南明区现在每天的垃圾收运处置约 1100 吨,综合考虑后续垃圾分类情况,可回收及餐厨垃圾的分流处置,南明区其他垃圾处置量接近 1500 吨左右。" 该负责人表示,从垃圾转运运输距离进行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以服务半径 20 公里考虑,并结合南明区日产量标准,南明区范围内需要设置 3 座大型垃圾中转站。

3 座大型垃圾中转站日均处置垃圾 1900 吨

在项目现场,记者看见这里还处于开挖地基状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只是南明区 3 座大型垃圾中转站的其中 1 座,另外 2 座位于西二环上,1 座已经开工建设,另 1 座则在进行前期准备。3 座中转站建成后,日均垃圾处置能力可达 1900 吨,将有效解决南明区 " 十四五 " 期间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垃圾处置缺口。

此外,3 座大型中转站还分别配备了先进的垃圾破碎机和分拣装置。前者主要针对大件家具,比如沙发、大床等家具先进行破碎,里面的弹簧是可回收物,可单独分拣出来回收。分拣装置主要用于区分厨余垃圾,以进行干湿分离。

当天,记者还了解到,3 座大型中转站还配套了 24 辆 16 吨的垃圾运输车,39 只垃圾运输箱体,4 辆吸污车,2251 个密闭式垃圾箱,234 辆配套密闭式勾臂车,5 辆 5 吨压缩车,7 辆道路洗扫车,9 辆道路高压清洗车,7 辆道路路面养护车,75 辆电动三轮车以及配套渗滤液处置装置。

" 这些前端收运车辆能更好满足南明区各条道路和小区的垃圾收运。在一些巷道比较窄小的路段上,我们就可以使用电动三轮车进行垃圾收运。" 该负责人说,通过配置分类密闭收运车辆,不仅可解决现有转运体系中 " 跑、冒、洒、漏 " 的问题,还能建立分类密闭的收运体系,以中端的垃圾分类运输促进前端垃圾分类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