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最难修”公路隧道双幅贯通!
10月20日15时,由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德江特长隧道在跨越五个年头之际,终于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前提下顺利实现双幅贯通。由于隧道从一条地下暗河下方穿过,因此如何合理地排水防水,成了隧道贯通的关键。
德江特长隧道是德(江)务(川)高速公路关键性工程。隧道地处贵州高原东北部武陵山脉向大娄山脉过度斜坡地带,围岩破碎、裂隙溶岩发育、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不确定因素多,被认为是全线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德务二标项目总工程师靳俊奇告诉记者,该隧道的富水段实际上只有1.05公里左右,但是由于水压强,渗水量大,工程进展到此处,推进就变得十分艰难。
据了解,德江特长隧道左洞全长5505米,右洞全长5425米,其中最大埋深约537m。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多处存在高压水,涌水水压高、水量大的困境。2017年12月,隧道掘进中开始出现大量涌突水,涌水量在短短30分钟就从由掌子面淹没至仰拱附近,还有一次高水压直接击穿了一处填充型裂隙,涌水淹没了整个隧道出口端左右洞……涌水量峰值达到14900立方/小时,约3.8立方米/秒,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为了合理排水防水,同时保护地下暗河流域的居民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项目部在全国范围内邀请多名桥隧洞专家和水利专家把脉问诊,对方案不断研讨完善,通过超前钻孔,注浆加固,稳固开挖等多种形式,在反复尝试和探索中,逐渐总结出了“膜袋注浆堵水法”“速凝膏浆高压注浆堵水法”等方法,确立了“以堵为主、堵截结合、抽排为辅”的处理方案,成功完成了隧道富水段的施工。
10月20日,记者在隧道内看到,仍然有大量的水从隧道顶端倾泻而下,记者宛如置身于水帘洞内。靳俊奇介绍,目前之所以还有水流出,主要就是为隧道上方的地下暗河释压,确保施工安全。
就如何保证隧道建成后的使用安全,靳俊奇说,富水段的隧道有完善的排水管道系统和水压监测系统,这可以让建成后的隧道成功排水,并不会影响隧道的使用安全。
记者了解到,德江特长隧道这套在山岭隧道高压涌水注浆堵水施工工法,不仅解决了德江特长隧道的涌水难题,也为全国的富水隧道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今年6月份,德江特长隧道实现了右幅顺利贯通。10月20日(今天),历经50多个月的艰苦鏖战,1500多个日夜的攻坚克难后,德江特长隧道实现全幅贯通,德(江)务(川)高速公路终于打通了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通车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