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惠水县岗度镇:以学习“热度”增添为民服务“温度”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4-05-29 18:52

党建学习燃热情,服务群众暖民心。惠水县岗度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留守儿童缺失陪伴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在柏栗村、龙泉村探索“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七彩课堂·伴你‘童’行”主题爱心陪伴课堂,率先在惠水县打造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26℃童心‘岗’湾”,不断提升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赞扬。

“以前小娃放学,都没有地方学习,只能在家和老人在一起,现在村委会提供了小娃学习的地方,还有人帮助指导他们课后作业。看到村委会发的,我们孩子在童心岗湾之家学习的图片,好感动”。惠水县岗度镇龙泉村村民在龙泉村微信交流群里说道。这是惠水县岗度镇结合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缩影,因地制宜,优化设计,岗度镇以“五个一”机制为抓手,将“打造 26℃童心‘岗’湾温暖之家落到实处。

一“教”强落实:坚持把文娱活动作为教学主题主线,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国防教育等志愿服务公益课堂。每周上两堂志愿服务公益课,确保教学服务不间断。分类梳理在校期间及寒暑假期间“陪伴课堂”表,通过“定点上课”和“送课上门”的方式,解决课堂不成体系的问题。探索创建儿童国防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强化儿童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一“特”强设计: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特点,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围绕“月月有主题”,优化课程设计,制定相适应的课表,邀请行业领域公益教师志愿者作为特色主题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创性。

一“比”强成效:以春节、六一儿童节等文化活动为契机,有计划地组织儿童到县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搭建儿童“带出去”展示平台。每个季度开展一次积分评比和文体展示活动,深化“五个比一比”,校验关爱成效,即:比一比出勤率、比一比参与度、比一比成绩好、比一比获得感、比一比幸福感。

一“库”强保障:整合辖区教师、退休老教师、返乡大学生以及有一定专长并愿意参与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加入公益教师志愿者队伍,建设“26℃童心‘岗’湾”“公益教师志愿者”库,解决志愿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已报名参加篮球、芦笙、山歌等教学的公益服务志愿者共50余人。

一“研”强规划: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学校、家长、基层工作者等,调研“26℃童心‘岗’湾”志愿服务成果,召开交流研讨座谈会,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汇总各方优良意见、建议,形成符合实际、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儿童关心关爱新机制、新成果,倒逼工作落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惠水县岗度镇还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打造“七彩课堂·伴你‘童’行”主题爱心陪伴课堂,促“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走深走实,推动“26℃童心‘岗’湾”解民忧。

“红色”爱国课堂,培育儿童爱国情怀。在“26℃童心‘岗’湾·龙泉之家”开设爱国主义系列关爱课堂,通过观看爱国主义视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朗读爱国主义教材等多种形式,厚植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橙色”运动课堂,陪伴儿童健康成长。以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在“26℃童心‘岗’湾·龙泉之家”开设健康成长系列关爱课堂,通过教导儿童进行踢藤球、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社交能力,强壮儿童体魄,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绿色”环保课堂,培养儿童创卫意识。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趣味活动、集中打扫村寨环境卫生、观看环保科普小视频等方式,培养儿童环保意识,引导儿童放学后回家打扫家庭环境卫生,逐渐形成良好习惯。以“小手牵大手”促大寨群众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共同参加和美乡村创建,最终达到“环保小课堂”撬动“卫生大整治”的良好效果。

“金色”兴趣课堂,拓宽儿童知识视野。邀请高校老师和学生,县关工委五老同志,民间爱心人士等志愿者,到“26℃童心‘岗’湾·龙泉之家”给儿童上文化兴趣关爱课堂,通过培养儿童练书法、学音乐、剪纸等兴趣爱好,激发儿童成长活力,点亮儿童精彩人生的舞台。

“蓝色”亲情课堂,建立儿童信任纽带。以加强留守儿童和外出父母情感交流为目标,每周制作一期关爱课堂视频,通过微信群、抖音公众号、外出人员交流群等平台,展示儿童在26℃童心‘岗’湾动态,让父母随时掌握子女成长情况。每周协助儿童和父母打一次视频电话,增加感情联络,全方位建立儿童、父母、家庭信任纽带。

“紫色”积分课堂,打造儿童幸福乐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开设儿童积分兑换超市,以儿童日常参加陪伴课堂考勤情况进行积分制打分,儿童积分积累到一定分值,即可到积分超市兑换自己喜欢的玩具、糖果、课外读本等物品,让儿童体会收获的喜悦。

“粉色”关爱课堂,营造儿童温馨港湾。以“26℃童心‘岗’湾·龙泉之家”为主阵地,对阵地进行全面提质增效,打造粉色儿童梦幻运动球场,同时开设便民积分超市和便民食堂,拓宽阵地功能性,提高阵地舒适性。

在童心港湾的实践中,岗度镇始终坚持努力做好“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群众自治”“产业+村集体经济”的“三道加法”题目,提供科学发展的时代答卷,实现了“护航儿童健康成长”“拉进干群鱼水关系”“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三个社会效应。

一是将党员学习讲堂与新时代文明站一并打造升级,配套音响、电视及图书等设备书籍,建成多功能活动阵地。二是制订新时代村规民约,推进“有事请你来商量”的议事制度,发挥好村民代表参与村居管理作用,建设一支金牌村级调解员,如龙泉村唐德全同志获得2023年度黔南州金牌调解员称号。三是将产业与群众增收致富挂钩,通过引资项目落户,群众出租土地和参与务工增加收入,不仅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鼓起了群众的荷包。四是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孩子小手牵大手的影响,龙泉村上半年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万元,对1-4组村庄污水分流处理,修葺了龙泉水井,进行水沟周边环境整治。五是童心港湾的辐射作用明显。以童心港湾画出村级服务的大同心圆,组织开展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活动,进一步打通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屏障,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认可度和满意度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