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千溪乡:实施“两清两改两治理”工程 绘就生态美丽乡村新画卷
“有扫帚的拿扫帚,没有的拿火钳捡一下路边的垃圾。”近日,记者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千溪乡沙垮村,只见村民们手持扫帚、火钳等工具,正热火朝天地清扫主干道环境卫生,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幅干群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场景映入眼帘。
今年以来,千溪乡积极响应省委、市委、区委“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安排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从宣传发动、重点整治、长效管理等三方面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确保‘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深入人心,我们通过乡村大会、村‘两委’会议传达工作目标,明确‘两清两改两治理’对人居环境、健康生活的意义。”千溪乡乡长赵艳说,同时利用广播、微信群、宣传栏、入户走访、群众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动员,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疑问,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千溪乡以实际行动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地见效。每周五,乡里都会组织党员、乡贤、村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同时,广泛发动护洁员、护路员等“十大员”群体,主动清理主要干道及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以实际行动带动邻里群众积极跟进,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以前村里环境可差了,垃圾随处可见。后来村里大力宣传,号召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我也积极参与其中。现在村里到处都设置了垃圾桶,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住着也舒心多了。”千溪乡村民杨兴淑感慨地说道。
针对群众反映的老旧房屋不愿拆除、改厕改圈选址难等重点问题,千溪乡积极为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结合本地竹子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动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竹编工艺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三小园”。此外,为帮助村民掌握竹编技术,乡里在网上收集相关教程并分享到村民微信群,供大家学习参考。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三小园”建设,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
“村里面组织群众会,给我们提供竹编材料,还带动我们这些有手艺的村民一起动手,把菜园、果园都装扮得漂漂亮亮的。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让我们住得更舒心了。”千溪乡沙垮村村民葛传成笑着说。
“为推动‘三小园’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我们还选取基础较好的村打造‘示范样板’,组织其他村观摩学习,用实景对比激发村民‘比学赶超’意识,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环境美化中来。”赵艳说。
近年来,千溪乡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畜禽圈舍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共新建厕所360个,改造问题厕所53个,改圈5户,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
“下一步,为确保‘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取得实效,避免出现‘一阵风’现象,我们制定了‘短期集中攻坚 + 长期制度约束 + 群众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乡村环境从‘短期整治’向‘长效保持’转变,努力实现乡村环境‘由乱到治、由治到美’的全面提升。”赵艳说。
如今,走进千溪乡的各个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的小花园里繁花似锦,一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内容来源: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