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故事丨长顺革命烈士吴学礼系列报道三:让红色精神在长顺大地生根发芽

2021-04-19 18:54

吴学礼被杀害了,为了革命他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如今,《大众报》报社十二名进步青年其中十一名也相继离开人世,但革命的火种撒在了安顺、长顺、紫云地区,那段光荣历史也在安、长、紫地区广泛流传。

谢超恒,长顺县摆所镇营盘社区人,贵州省作家,长顺县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历史纪实文学《红色长顺》。文学创作以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为主,散见于全国报刊杂志。主编长顺文学著作和参与编写长顺县历史文化书籍《中国共产党长顺县历史》(第一部)、《天下长顺》等,其中《红色长顺》就详细记录了吴学礼的成长经历、《大众报》办报历程,以及安紫长边区游击队的地下工作,该书以纪实的方式,再现了那段难忘的红色历史。

谢超恒说:“我出生在营盘,懂事以后就听到老场坝吴学礼的革命故事,长大后我就觉得也应该为营盘做点什么,所以前面就起心写了这本书《红色长顺》,用了三年时间,把吴学礼及他参加革命以后领导游击队的这些事迹,基本上在书上写了下来。”

《红色长顺》于2019年12月出版发行,为了真实呈现《大众报》办报历程,谢超恒根据老家营盘社区对门宅组,以及老场坝组村民的口口相传,找到了吴学礼侄子吴国庆、侄孙子吴宪庆,《大众报》报社成员梅德芳,以及《大众报》其他成员的后人、安紫长边区游击队唯一健在队员吴纲等,详细记录他们的讲述,经过分类整理,用文学的手法,历经三年最终《红色长顺》发行。

《红色长顺》作者 谢超恒

说起《红色长顺》创作的过程,谢超恒说:“当时参加办《大众报》的这些人,一个一个的过世了,十二个人当中只剩梅德芳老人还在。”

《大众报》创始人之一梅德芳接受记者采访

在安顺市,92岁高龄的梅德芳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谈及《大众报》创办及组织地下武装队伍开展抗争的艰辛历程,老人记忆犹新。过去的峥嵘岁月虽苦,但心中有信念支撑他们,梅德芳老人说,相对牺牲的战友,我是幸福的,看到祖国日渐繁荣,人民越来越幸福,我很欣慰。

梅德芳老人接着说,现在农村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搞得轰轰烈烈,由原来的破房变成现在的大瓦房。生活好了,娃娃上大学,年轻人要求入党、入团,这些好日子我们应该要继续保持,自己应该行动跟党走。

梅德芳与儿子梅忠翻阅《红色长顺》

“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把本职工作做好,把我们红色基因继续传承下去。”梅德芳儿子梅忠深有感触地说。

吴汝霖是吴学礼侄子,在吴学礼的影响下,成为安紫长边区中共地下组织的通讯员,2018年不幸因病去世。在梅忠的引荐下,记者在安顺找到了吴汝霖的儿子吴宪庆。

吴汝霖儿子吴宪庆

回忆父亲吴汝霖的事迹,吴宪庆讲述道:“我的父亲他比较小,十四五岁,在白泉老人家和吴学礼他们的教导下,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也做了通讯工作。”

翻看《红色长顺》,吴宪庆很是感慨,在书中看到叔公吴学礼及父亲吴汝霖等多名吴家先辈为革命事业奉献青春、甚至奉献生命。吴宪庆说,这些故事,父亲吴汝霖在世时,曾一遍遍讲述给家中后辈听,并教导大家要红心不变,为党、为国家多作贡献。

“从小父亲吴汝霖就教育我们爱国,要能吃苦,要报效国家,要好好学习。我的名字就带有政治意义,1954年宪法公布的那年出生的,就叫我庆祝宪法,所以叫吴宪庆,我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也为了报国带有政治意义,要有道德,要叫吴佳德,吴家最佳的品德的孩子。”吴宪庆说。

谢超恒在采访吴学礼侄子吴国庆

吴国庆是吴宪庆堂叔,也是吴学礼兄长吴学诗的儿子,如今在惠水与姐姐一同生活,他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家里的老照片。“这个是我的姑姑吴淑珍,这个是我的哥哥叫吴汝霖,这个是我的老爷爷吴白泉......都已经去世了,现在看到这些照片,好像他们还鲜活地活在我的眼前。”吴国庆说。

吴学礼全家福

吴国庆继续介绍道,父亲吴学诗与三叔吴学礼、姑姑吴淑珍被捕后,为躲避国民党的搜查,《大众报》一直收藏在家中的衣柜,父亲去世后,亲手将《大众报》交给他,并叮嘱一定要保管好。“我一直当着宝贝放着,有时间就经常翻看,有些确实让我很感动,当初他们那种干劲,在那种黑暗社会,敢冒命地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每时每刻我都记在心里的。”

《大众报》

吴国庆生在建国初期,“国庆”一名也是因此而来,父辈们在家乡开展的革命事迹,他仍熟记于心,还经常给家里的孩子们讲述父辈们的红色故事,教育他们要铭记历史,长大做对国家有用之人。

吴国庆接受记者采访

“这种精神应该传下去,不仅是我看到了,我在孩子们面前都经常说,经常鼓励他们,一个人应该做一些对大众有益的事情。”吴国庆如是教育后辈们。

长顺县摆所镇营盘社区

如今,《红色长顺》共发行了上千册,作为长顺县文史资料,该书深受读者喜爱,人们通过字里行间重温《大众报》的创办历程和安紫长边区游击队开展的地下武装斗争的艰苦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不屈不挠、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而革命精神的火种,也将在这片红色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记者 蒯华扬 班晓静

编辑 班晓静

编审 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