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教育 | 孩子不宜过早学这件事,父母必知!
父母在孩子成长方面要特别注意,学习锻炼各种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有些事对于孩子来说不宜太早做。在适合的年龄做利于孩子身体发育的事才是正确的。下面这件事,你一定要知道,10岁之前孩子少做为妙。
不宜识字写字过早
许多家长存在一些片面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识字越早越聪明。
于是,孩子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级,便教幼儿识字,甚至以写字来代替早起教育。期待孩子在三五岁的时候,就能读写三千汉字。
但是,这种“识字”是毫无意义的。
孩子的认知能力需要大概十二年的时间,才能发育完全。识字的目的在于阅读,而阅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
一个五岁的孩子,即使能够流畅地阅读报纸,却无法理解这些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们又如何能将这些文字手写出来呢?
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它是需要对文字进行有意观察、分析,将文字分解为多种笔划,再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将各种笔划组合成文字。
如果硬要小孩写字,那也只能是画。他们画的字免不了东倒西歪,缺胳膊少腿。遇到这种情况,免不了被家长们吐槽几句:
“写的什么东西,鬼画符吗?”
“叫你认真写,怎么都不听啊,是猪么?”
“你真笨,没出息!”
听到父母的责备,孩子自己当然也很泄气,心情沮丧。长此以往,便对写字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以至于产生恐惧心理,比如厌学。
对于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说,过早写字,弊端远远大于利。而且,还会给身体带来损伤。
小孩指骨关节发育不完全,过早练字容易造成手指畸形;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正确坐姿,容易驼背;
长时间看书识字,眼睛便很快会发涩、疲劳;
久而久之,引起眼睛的焦距调节能力下降而造成近视。
不客气地讲,早识字早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处就是取悦家长,给家长以炫耀的资本。
因此,写字基本上是孩子入小学以后的事,不宜在幼儿期就提倡。
文章来源于中小学书单,作者笋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