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桂香浸匠心 九代守正破周期——秦含章酒业以文化特色深耕酱酒赛道
赤水河晨雾漫过贵州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的陡坡,秦含章酒业厂区大门右侧“疏松上甑法”几个大字非常显眼,车间里下沙作业忙碌进行,车间按照传统酿造正常运转——这是邹氏老烧坊第九代传人坚守的工艺底线。
秦含章酒业厂区
11月的厂区格外忙碌,中旬刚完成“鼻观酒”封坛盛典,下旬又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从工艺传承到文化深耕,这家拥有三百年酿艺积淀的酒企,正以差异化特色在酱酒调整期稳步前行。
守艺:九代传承酿特色 规模化筑牢根基
作为邹氏老烧坊第八代传人、“疏松上甑法”创始人邹国启的后人,第九代传承人李登科(邹国启女婿)、邹安江、邹银、邹海兄妹,将家族自酿自饮的桂花酱香酒推向标准化、规模化。
桂花酱香酒原材料
“从家庭小作坊到如今5万斤年产规模,靠的是祖传秘法和九代人的坚守。”副总工程师邹海介绍,每年桂花采摘、制取、香气留存均遵循邹家祖传秘诀,在酱酒12987工艺基础上,将独特的桂花发酵酒曲融入酿造,最终形成独有的桂花酱香。
这项工艺已获国家专利并制定专属生产标准,酒曲自带浓郁桂香,既是酿酒核心,更是企业差异化竞争的“王牌”。
筑文:文化宣传串文脉 老坊新馆承薪火
厂区未改生产车间,却在文化建设上巧下功夫:办公楼旁,一侧整理复原邹氏老烧坊遗存老房屋,陈列邹家当年使用的酒甑、烧锅等老物件。

文化展示馆
另一侧新建更大空间的文化展示馆,系统呈现传承脉络。从山脚到山顶的陡坡间,二十多块文化宣传牌沿蜿蜒的山路排开,从秦含章姓名溯源,到邹国启“疏松上甑法”、酒曲工艺、邹氏家谱、酱酒发酵知识等,每一块都串联着企业从老烧坊到现代酒企的发展故事,成为访客了解酿艺、触摸文脉的“活教材”。
破局:专家献策强特色 逆周期中稳前行
11月24日的《秦含章酒业文化建设推进会》上,省级非遗专家张诗莲、仁怀酒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黄黔华等现场指导。

秦含章酒业文化建设推进会
张诗莲强调“守工艺魂、抓匠心根”,肯定邹氏九代传承的完整性;黄黔华直言“桂花是秦含章穿越周期的宝贝”,建议进一步强化桂香特色。丹寨宁航蜡染董事长宁曼丽携画娘到场,赠送画娘罗板房蜡染作品《凤凰腾飞》,祝愿企业展翅高飞,探索非遗跨界融合。
丹寨宁航蜡染董事长宁曼丽携画娘赠送画娘罗板房蜡染作品《凤凰腾飞》
而在推进会前的“酒业动静”探厂直播,线上线下结合,端庄大气的思雨主播热情洋溢,吸引数千人互动。
探厂直播
当前,企业五年以上基酒储备充足,生产车间有序运转,湄潭数百亩丹桂基地保障原料供应。暮色中,邹银检查丹桂苗,邹海调试酿造设备,李登科沿着20多块文化牌逐一审视——九代传承的匠心、标准化的特色工艺、步步夯实的文化根基,正让秦含章酒业在行业调整期,以“守正”之姿,筑就“破局”之力,让邹氏老烧坊的桂香酱香,在赤水河旁愈发醇厚。
作者:石新荣、陈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