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漫谈疾病——张瑜:癌症≠绝症(下)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 2021-04-19 20:06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癌症≠绝症1

癌症≠绝症1

00:00 / -
癌症≠绝症2

癌症≠绝症2

00:00 / -
癌症≠绝症3

癌症≠绝症3

00:00 / -
癌症≠绝症4

癌症≠绝症4

00:00 / -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联合贵州省人民医院

特别策划《领读者》之“漫谈疾病”系列

本期主题:癌症≠绝症

在生命的长河里,人类总是与疾病擦肩而过;有时也短兵相接,甚至如影随形。走近它,了解它,战胜它......

在疫情之中,在疫情之后,让我们重新认识疾病。

17位医生,34堂健康课,告诉我们如何与疾病相处?

本期领读者:张瑜   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癌症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个来势凶猛的疾病。

但多数人对癌症的预防、检测和治疗还有许多困惑。

癌症在早期检查出来是完全能治愈的吗?

不是。早期癌症有治愈的可能,但早期癌症在手术等有效治疗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癌症不同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只要把病毒、细菌等清除了,就可以说治愈了。癌症有其特殊性,它的发病并不是由某种特定病原体感染引起,而是自身细胞癌变所导致。

到目前为止,由于我们对癌症的形成、转移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所以也没找到有效的手段从细胞层面上完全清除癌症。

不过,几乎所有癌症在早期诊断出来,都有着很高的治愈率。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可达到90%,但进入中晚期后,比例会大幅下降,只有30%左右。

摄入碘过多是甲状腺癌的罪魁祸首吗?

不是。甲状腺癌与遗传、头颈部辐射、自身免疫性因素等都有关系。目前,并无确切证据证明碘摄入过多会导致甲状腺癌,且常规饮食中摄入的碘含量不足以导致碘摄入异常增多。

当前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更可能是因为筛查手段更精准了。

防癌建议

BMI保持在18.5~23.9

超重和肥胖是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体脂过多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和生长因子水平升高则会促进癌症的发生。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即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后得出的数值。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23.9之间。

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

正确、适量的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体质好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竞技类的无氧运动;老年人还是建议慢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远离甜饮料和油炸食物

含糖饮料中的糖分会在体内转换为脂肪,建议日常饮用还是以白开水为最佳,不仅解渴还健康。

避免高热量食物,包括油炸、烘焙的食品,如方便面、汉堡包、炸鸡块、炸薯条、虾片、冰淇淋、速溶咖啡等。这些食品油脂含量很高,特别是蛋糕含反式脂肪酸,在体内需要一周才能代谢出去,大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对身体的代谢也是种考验。

多吃蔬果、豆类等

研究发现,多吃豆类、坚果和谷物,有助于预防癌症,因为在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抑制肿瘤生长的天然化合物。

避免加工肉制品

在致癌方面,牛肉、猪肉和羊肉等红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严重,可以适量摄入。

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加工肉制品,如火腿肠、培根等。有一些熟食为了保持肉类颜色,加入亚硝酸盐,尽管在食品安全范围内,但亚硝酸盐本身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有研究发现,每天多吃50克加工肉制品,癌症发病风险会升高11%。

限制酒精摄入量

酒精已被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归为一级致癌物,含酒精饮料导致各种癌症发生的程度取决于饮用的量,而饮酒的“安全剂量”为0。

日常我们要平衡喝酒的量。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0~30克,女性不超过10~15克。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讲,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酒或酒精饮料,均不应该饮用。     

不乱服用补充剂

膳食补充剂需要在医嘱下执行。现实中很多人身体并无大恙,却执意购买服用膳食补充剂,如维生素或叶酸,可能反而危害健康。叶酸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前列腺癌和直肠癌;β-胡萝卜素可增加肺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

其实新鲜蔬菜、水果中本来就含有叶酸、维生素。我们完全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而不必摄入人工制成的成品。

坚持低盐饮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低盐饮食,是指一天摄入食盐小于5克。

不少人喜欢吃的腌制食品、酱油等调味料、加工肉类等,都有含有盐,不加限制地食用不仅可能导致高血压、骨质疏松、胃炎及胃癌,还会导致糖尿病、哮喘等。

健康的低盐饮食体现在少吃腌制食品,购买低钠盐,远离加工肉类,有时候甚至可以限制使用调料品。

本期《领读者》漫谈疾病——张瑜:癌症≠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