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力推进特色街区建设 彰显城市“烟火气”“时尚范”
在古色古香的宽窄巷子品味城市慢生活,在优雅时尚的太古里领略传统与潮流的融合,在灌县古城感受“音乐+旅游”带来的无限乐趣……“既有烟火气,也有时尚范儿,这些街区里藏着令人向往的成都味道。”西宁游客马元升说。
近年来,在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主题主线引领下,成都大力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工作,不仅促进了城市消费场景多元化,更丰富了游客体验,放大了成都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打造特色街区
339电视塔、老茶楼、川剧院、钵钵鸡、国营厂……在成都人的怀旧记忆中,成华区猛追湾始终占有一席之地。2018年底,成都市提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项目,成为推动猛追湾片区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作为该项目锦江绿道和旅游街区首批示范段、锦江公园核心区工程项目之一,猛追湾市民休闲区紧密锁定区域内的工业、美食等特色文化,将“别样的烟火气”贯穿于街区改造工作中,打造了“艺文生态花园”“潮流娱乐中心”“网红美食聚落”“文化创意基地”4个板块,塑造了“通美大厦成华之窗”“339梦想之塔”“东风桥头记忆之门”等一批旅游地标,让老街焕发出新活力。
漫步夜游、品尝美食、观赏川剧……位于成都青羊区的宽窄巷子特色街区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2008年6月,为期3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老成都的生活韵味不仅让广大市民叫好,更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宽窄巷子是成都记忆深处的符号。当你伴着夕阳,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场景便会浮现出来。”成都市民李轩文说。
特色是街区建设的“灵魂”。鉴于此,成都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商贸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各区(市)县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在全市集中打造300条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富有活力的特色街区,进一步彰显国际化、时尚化、休闲化特质的蜀风雅韵。随后将春熙路太古里、宽窄巷子等一批文化厚重、优雅时尚、业态丰富、配套完善的文商旅体融合特色街区打造工作纳入重点。
华兴街、寻香道、望江楼……如今的成都,随着一大批承载本地市民记忆的特色街区不断“上新”,其数量与质量也在不断“刷新”,日益丰富着成都的旅游内涵。
赋能都市旅游
近年来,成都各特色街区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文化、旅游、美食、商贸、科技、演绎等业态进行有机融合并加以创新,使全市特色街区呈现“一街一品、面面不同”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推动成都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每逢假日,“时尚与传统并存、现代与古典交融”的成都春熙路太古里街区,总是挤满了市民、游客。太古里街区在打造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东西糠市街等历史街道,还围绕成都大慈寺,对街区历史文化进行持续保育和更新,并把“快耍慢活”的成都特质融入里巷之间。街区还引进了30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现代都市旅游和购物游憩的好去处。
“漫步观光、购物消费、品尝美食,每到一处都能看到不同景致,体验很棒。”福建游客郑晓昕夜间专程到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与“爬墙熊猫”合影。
位于都江堰市的灌县古城旅游休闲街区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都江堰市的核心区,与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都江堰浑然一体。在这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穿城而过,形成了“山、水、城、林、堰”相互交融、景城相拥、文旅融合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1600余万人次。
五一假期,灌县古城门口的“自拍熊猫”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其间,灌县古城结合时尚街舞、电音派对、文创集市、美食集市等元素,动态开展街头艺术表演,有效推动了“音乐+旅游”融合发展,吸引大量游客。
此外,成都还把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项目建设与特色街区打造工作紧密结合,逐步构建起以绿道为纽带,以特色镇(街区)、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互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费场景、生活空间、商业形态,推动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
营造消费新场景
五一假期,宽窄巷子街区推出日式匠心专业美妆之旅、“瘾瘾作乐”咖啡集市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业态涵盖零售、演艺、餐饮、文创等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共吸引53.7万余名游客解锁潮流新玩法。
“特色街区是成都努力提高天府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抓手,也是成都丰富旅游消费场景的有力举措。”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全市文创和商业特色街区工作的不断推进,成都旅游网红打卡地和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对游客的吸引力正稳步攀升。
“洞穴”里看书、剧社里听戏、故事馆里回忆……在成为时尚打卡地的过程中,成华区猛追湾市民休闲区在挖掘自身特色之余,还把培育消费新场景作为街区建设工作的要点,融合跨界书店、文创新零售、产业孵化、国际青年社区、特色民宿等多元业态,营造出形式多元、功能复合的消费新场景。
灌县古城旅游休闲街区构建了“一轴两线四区”的整体布局,集中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创产品、地方特色小吃等层次丰富、主客共享的消费场景。同时,该街区还依托水街夜啤酒长廊,打造出与都江堰景区、南桥、玉垒山夜景相呼应的特色河畔夜景,并通过引进沉浸式演出,为市民、游客打造高品位旅游消费场景。
去年9月,以美食、美酒、音乐、鲜花和文创5类业态为主的春熙路新夜间消费场景——“春台市锦”项目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春台市锦”仅是春熙路商圈布局“后街经济+夜间经济”户外消费新场景的第一步。下一步,将全力拓展消费空间,东西双向共进,让市民、游客从西至东,跨过锦江,每一步都有消费场景,实现商圈人气流动。
未来,成都将把提质增量、融合发展、完善配套作为建设特色街区的要点工作,意在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建设工作,持续构建和完善多元化消费生态圈,让市民、游客深度体验成都特色、感知成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