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育言】依法家教·与爱黔行 系列 丨 如何尊重并关爱孩子,避免家庭暴力 傅丽萍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与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FM106.2)
特别策划
《育言》“依法家教·与爱黔行”系列
直击依法家教痛点,输出科学育儿理念
特别感谢
贵州省家庭教育智库专家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
调查数据显示:儿童期长期处于高度暴力环境的人,长大后较容易成为施暴者和受暴者。可现实中往往存在:你知道不能打孩子,可有时就是忍不住?为什么有的孩子和家长能和谐共处,而你总是情绪失控等等问题。都说“黄金棍下出好人”,可法律却说“打不是亲,骂不是爱”?
究竟……
家庭养育中存在哪些暴力现象?
如何尊重并关爱孩子?
如何处理好父母之间的关系,中止代际传递暴力行为?
如何做智慧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本期主题:如何尊重并关爱孩子,避免家庭暴力
本期嘉宾:傅丽萍
【嘉宾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
美国肯塔基大学文理学院访问学者
中国学校心理学分会委员
WHO调查数据显示,暴力是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暴力侵害受暴者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家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精神卫生问题,它往往以相当隐藏的形式存在着。常见、外显的家庭暴力行为是殴打,但实际还包括精神上的伤害,如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的方式对待对方等冷暴力,谩骂、恐吓、污蔑、栽赃等语言暴力。
有的父母气急败坏,不舍得打孩子,自抽耳光;有的父母打了孩子,还硬要孩子“认错”,家庭中父母长时间争吵,都是家庭暴力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会学会撒谎,减少灾难。
因此,我们呼吁【做智慧家长,尊重和关爱孩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避免家庭暴力】。
做智慧家长,要学会科学育儿。学习和了解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懂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去理解孩子的需要,接受培训,如父母课堂中的育儿知识、发展心理学。
做智慧家长,要吾日三省吾身。问问自己:怎么能做到监护责任?我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在滋养孩子心灵之前,是否学会了先滋养自己?自己的情绪是否稳定、可靠?拥有反思的爱,让父母在教育的前行路上具有更准确的预测性,这必将让教育功效事半功倍。
做智慧家长,要秉持发展性思维模式。多视角看待青少年成长的多样性事态发展,做有远见的父母。育儿先育已,家长要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情绪更加稳定。
做智慧家长,要懂得向专业人士求助。敏感性地觉察家庭中是否穿了家庭暴力或倾向行为,勇敢地做家庭成员中那个坚决向暴力说No的人,支持并帮助孩子;当孩子已经遭受暴力而心理受困时,要及时陪伴求助心理专家,及时干预、及时治疗。懂得求助是智慧的表现,是勇敢的行为。
【专家荐书】
推荐书籍:李玫瑾《心理抚养》
推荐理由: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
推荐书籍:陈忻《整体养育》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给广大父母的育儿指南。其中既有育儿的“内功心法”,也有育儿的“具体招式”,可以切实帮助父母建立对儿童发展的整体认识,帮助孩子发展各种必需的核心能力。只有我们手里握着儿童发展的全景图,用整体养育的思路去看待孩子的发展,才能看清楚来路和去路,进而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推荐书籍:李小萌《你好,小孩》
推荐理由:从“家长式管教”到“合作式养育”,本书关注点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只有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将“对儿童友好”作为核心认知和教育规范,才能让儿童的精神独立和天赋自由成为可能,也才能让每个生命焕发出自身的无限活力。
推荐书籍: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推荐理由: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小麦·写在访谈后】
傅丽萍老师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多年,也接诊过不少青少年和家长,研究过不少案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诸多暴露的心理问题下,近乎100%的底层原因都与家庭暴力有关。这其中有已经构成家庭暴力事实的,但大多还是隐藏性的、倾向性的家庭暴力行为。
为人父母,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时代,要尤其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陪伴孩子;不要假装家长的姿态去命令或引导孩子,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内心,共同成长,也许也是构成和谐亲子关系的方法之一。
没有人为父母颁发合格证书,我们都是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试错的同行人。不用太过焦虑,毕竟,我们不是在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成了父母,而是从那一天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教育这件事,慢慢来比较快。
【关于节目】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也不尽相同……我想倾听你和教育这门慢艺术之间的故事,欢迎在微信公众号“贵州都市广播”给我留言。教育探索类节目《育言》工作日18:00-19:00准时播出(随后第二个工作日11:00-12:00重播),期待与你一起育见无限可能!
张 健 | 视频拍摄
杨雅桐(实习)| 视频后期
袁子清(实习)| 嘉宾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