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贵阳一教师以笔为戈,以“诗”战“疫”!
心系疫情,笔耕不辍
近日
贵阳花溪第二中学副校长、语文教师
冯敏
把抗“疫”情感诉诸于笔端
创作了诗歌《我们有……》
以此向学校及全市教育系统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教师们
致敬
9月1日,当接到学校去红阳社区抗“疫”的动员时,群里的报名信息不断刷屏,“男性55岁以下、女性50岁以下”的志愿者“门槛”也没有打消众多“超龄”教师加入抗疫志愿服务的决心,冯敏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写下:我们有一个名字——志愿者。
“大白”经常见,成为“大白”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却是第一次。“特别不透气,全身都湿透了”“不敢喝水,上厕所不方便”……这些是花溪二中教师志愿者们和冯敏分享的感受,但再苦再难,没人脱下。冯敏写下:我们有一套衣服——隔离服。
“准备集合!”忙碌到凌晨时分的花溪二中教师们,看到群里的一声令下,打起了精神,迅速响应回复:在的,一直在,我们一直都在……因为有英雄,岁月才静好。冯敏写下:我们有一种声音——一直在。
“我是党员我先上!”对花溪二中党员教师而言,入党誓词中的那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仅仅是口中简单话语,更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在党员模范的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临聘教师、大学在读的实习教师,再到周边的往届学生都纷纷凝聚到抗“疫”中。冯敏写下:我们有一种传承——老带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全省各地驰援贵阳的消息不断传来,一个个白衣逆行者“拥抱”贵阳,冯敏感受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冯敏写下:我们有一个靠山——共产党。
谈及创作灵感与过程
冯敏用五个字概括:“我手写我心!”
如果一首诗歌就是一次驰援
那么冯敏饱含情感和思考的诗歌
以及身体力行的抗“疫”举动
都在为贵阳战胜疫情添砖加瓦!
供稿:贵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