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粮改饲——种好草让牛产业牛劲“食”足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3-12-20 14:55

今年以来,思南县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紧盯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前景,从种植牧草、养殖肉牛等环节入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依托乡村振兴政策和东西部协作东风,进一步做强思南“牛”品牌,助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好草养好牛,提供优质草源是关键。在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村的优质牧草种植基地里,思南县农业农村局饲草饲料工作站负责人郝明祥告诉记者,紫象草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优点,所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为思南肉牛提供优质的饲草料保障。

据张家寨镇林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仕伟介绍,为撬动牧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今年林家寨村通过合作社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2个村集体、5个大户发展牧草种植2000余亩。并在种植牧草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建起了牧草加工厂,可以对本镇的两千多亩牧草进行收购加工,就地就近解决了肉牛饲草料的供应问题,同时村合作社也在建养牛场,加快实现实现种养一体,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从种草到加工再到养殖,林家寨村成功搭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合作社带动下,村民们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如今,该村牧草基地、饲料加工厂、养殖场务工人数平均每天达到40余人,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张家寨镇林家寨村村民彭大婵笑呵呵地说,“一天八个小时100块钱,主要是种草、锄草、施肥。工资是按月发,最多的一个月有2500块钱,最少的时候也有1800左右,只要勤快就有活干、有钱挣,家门口就能当上‘月薪族’。”

草畜联动生态“加码”,种养双赢增收有道。位于思南县瓮溪镇的思南县益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牧草种植、加工、销售及肉牛养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新型草畜企业。2021年公司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发展模式,将瓮溪镇司都坝村作为主产区,带动全镇发展紫象草种植产业。

今年思南县益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共发展了1000亩牧草,并通过免费提供草种和种植技术,以每吨300元的价格进行回收,带动瓮溪镇14个村种植紫象草1200余亩,同时还引进了大型铡草机和打包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目前,每天可加工饲草300余吨,主要销往思南及周边市县。

据了解,紫象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种植管理简单、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优质的畜牧饲料。瓮溪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引进企业带动种植紫象草,既推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畜牧业发展,饲草料先行。近年来,思南县紧紧围绕思南肉牛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按照“草畜配套,以草定畜”的科学发展理念,扩大人工种植牧草、改良天然草地,不断完善和衍生牧草业态产业链条,有效推动“牧草种植+肉牛养殖+青贮加工”的养殖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形成,提升思南肉牛饲养前端多元化保障供给能力,提高养殖饲草料本地供给率。

目前,思南县存栏牛15.6万头,年出栏5万头以上,饲草料年需求量60余万吨。全县累计推广甜高粱、象草等优质高产饲草7万余亩,粗饲料自给率达75%左右。接下来,思南县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种好草、产好草,全力保障牧草的供给供应,为全县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建好“粮仓”。同时,通过牧草产业不断纵深推进,从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面不断带动群众稳步增收。

本文内容来源于思南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