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穿越时空的荣光——观九三阅兵有感

视听产品部 | 2025-09-28 11:00

烽火铸山河,铁骨立丰碑

当受阅方阵的铿锵步伐透过屏幕震彻心灵,我仿佛听见历史深处先烈的呐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精神如烈火淬炼,今日阅兵场上钢铁洪流的磅礴气势,正是对先烈牺牲的庄严回应——“这盛世,如您所愿”。

丹心映日月,浩气贯千秋

镜头前抗战老兵抬手敬礼的瞬间,令人潸然。这让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杨靖宇将军胃中仅存枯草棉絮、仍血战到底的壮烈。先烈以生命践行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的气节,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他们未及目睹今日繁华,却以脊梁撑起民族晴空,其精神已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

暗流涌无声,阵地守如磐

历史的硝烟虽散,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却暗潮汹涌。习近平总书记警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宣传、文化、社科阵地正是新时代的 “精神堡垒” ,须以笔墨为刃,守护思想疆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伟大历史。”

铁纪悬明镜,清风扫暗尘

案件查办是筑牢意识形态防线的 “铁律钢墙”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警示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而纪律的 “后墙” 不仅是惩戒利刃,更是救赎明灯。正如抗战中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源于对正义的坚守,今日监督工作亦需以 “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在每起案件中彰显正义之光。

薪火传永夜,肝胆照征程

先烈的荣光如星河不灭,照亮复兴之路。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当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以监督为 “探照灯” ,以案件为 “警示钟” ,在意识形态战场做到 “敢于斗争、善于创造”。这既是对 “政清则社稷兴” 古训的践行,更是对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时代强音的回应。

千秋家国志,尽在寸心丹

阅兵烟尘已散,精神鼓点长鸣。“鉴往事,知来者”,我们当以先烈赤诚为镜,以时代使命为尺,在无声战场上筑起永不陷落的精神长城。唯有如此,抗战精神的星火方能燎原成民族复兴的万丈霞光,“告慰所有先烈,告慰所有英灵!”

作者: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