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000人次,青云路上的烟火贵阳
贵阳贵安拥有A级以上景区45家,推出了青云路、太平路、民生路、新印1950等一批特色网红街区,其中,青云路今年的客流将有望突破2,000万人次,是历史最高峰。今天我们就去青云路感受一下烟火贵阳。


在青云路商圈旁的电力文创园里,很多市民、游客会在午后走进这些街头巷尾的咖啡馆,享受咖啡的醇香与惬意。一些咖啡店新推出的客人体验制作咖啡的项目,也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选项。

雪咖啡的合伙人涂海兰正在给体验制作咖啡的客人介绍研磨咖啡豆的差异:“每天豆子的状态不一样,研磨机设置的数值越大,磨出来的粉越粗,它萃出来的咖啡风味会比较偏酸。反之就会偏苦一点。”
正在品尝咖啡的贵阳市民唐正佳是这里的常客:“外面比较喧闹,巷子里却比较宁静,第一次闻到香味就进来了,咖啡特别好喝。”

当前,贵阳市南明区汇聚了400多家咖啡馆,不少咖啡馆就像这样藏在居民楼里,“巷子里飘的都是咖啡味”。90后的涂海兰已经有10年咖啡制作和经营经验,青云路的爆火,为她引来了更大的客流,如今的小店已不能满足大流量的需要,眼下,她已经盘下了隔壁的店铺,准备扩大面积提升品质。

涂海兰说:“旺季的一个下午要做150多杯咖啡,营业额同比增长了一倍。由于来的客人很多,经常出现客人没有座位坐的情况,所以扩大店面势在必行。”

除了创意咖啡体验店,青云路上还涌现了很多有个性的文创店,眼前的这家店就将折耳根、木姜子等贵州特色原材料融进手工皂、唇膏等产品的制作环节,得到了外地游客的青睐。
上海游客郜郜逛了一路也买了一路:“青云路非常有特色,我很喜欢这里,像木姜子、折耳根相关的文创在其他地方就没有见过。”

对于“黔山物语”文创店负责人杨女士来说,文创不是冷冰冰的东西,它还会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游客可能不会反复买一块冰箱贴,但是一定会反复购买生活用品,所以我们就把贵州最具代表性的香料和原材料融进产品里,折耳根等这些元素就是自带流量的。10月份,我们单日单店的接客量在2000人左右,销售额同比去年翻了一倍。”

一条街上的烟火气离不开潮流饮品、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创交织共生,越来越多的餐饮店通过挖掘贵州特色山货,创新黔菜口感和工艺,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和消费需求。

野杜鹃贵州菜店长杨洋说:“我们会融合一些新菜系的理念,去迎合年轻人的市场,我们的装修、灯光氛围营造的就是贵州本土的漂亮饭(即:高颜值黔菜),目前进店客流同比增长了10%,销售情况每天3万到5万元。”


今年以来,青云路的日均客流量在6.5万人次左右,日均消费额210万元。到今年10月份,青云路的客流达到将近1900万人次,“今年肯定会突破2000万人次的,”贵州箐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青云市集招商运营经理陶钢说:“很多的产品,是你离开了青云市集,离开了贵阳可能买不到或者吃不到的,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些调整,会更侧重于本地生活,招引一些贵阳市的头部品牌,招引更多的贵州首店,让游客和市民每次来青云路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重温贵阳的市井味和烟火气,并把这份记忆保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