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密董酒:百草入曲 独特董香
董酒以130多味本草入曲,从一粒粮到一滴酒,历经1258道工序及节点。在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董酒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位列“中国老八大名酒”。我国白酒专家沈怡方曾说:“贵州有两大宝,一是茅台,二是董酒,茅台是酱香的代表,董酒是董香的代表”。
独特工艺百草香
董酒是中国白酒中唯一一个同时采用大小曲、大小窖发酵,双醅串蒸的蒸馏白酒,配方及酿造工艺体系是中国白酒中唯一授国家科技部、国家保密局同时保护的国家机密,更是连续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的中国名酒。
不同于其他酒厂的晾堂堆积糖化方式,董酒生产工艺中的糖化工序,是在特制的糖化箱中进行。箱内底部最重要的原材料是原生态楠竹,楠竹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不易干燥、变形,有利于防霉防虫,长期使用也不会导致杂菌生长,为微生物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粮食蒸好了过后,会运到糖化箱里面来,糖化箱的主要功能就是把高粱当中的淀粉转变为可发酵性的糖,再按比例加上一定量的小曲。”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范怀焰告诉记者,不同节点、不同季节对温度的要求都不一样,只有把控好温度,才有利于曲药中的微生物生长,提高糖化发酵效率。
糖化的质量实际上决定了出酒率和酒体的质量,粮食入糖化箱之前,范怀焰都会仔细检查粮食的温度、手感。
董酒的酿造工艺独树一帜,大曲配以40多味本草入大窖取香醅,小曲配以90多味本草入小窖取酒醅,最后将酒醅放下,香醅放上在同一甑中进行蒸馏,便将小曲酒的棉柔、回甜与大曲酒的浓郁、芳香结合在了一起,酿造出董酒。
贵州董酒厂位于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专家教授考察当地风土人情时,品尝到了董公寺一带酿造出来的窖酒都赞不绝口,认为该酒融汇了130余味本草参与制曲,是百草之酒;而“董”字由“艹”和“重”组成,“艹”与“草”同意,“重”为数量多之意,故“董”字寓意“百草”。同时“董”字有正宗、正统、正派之意,其本身的文化内涵与董酒的文化内涵极具巧合。随即,教授们提议将董公寺窖酒命名为“董酒”。董酒正式命名是在1942年。
1957年董酒恢复生产,1995年至2007年经历了漫长的改制动荡,直至2007年万祥集团摘牌后重组成立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的董酒人用了十年的时间通过厂区规划技改再造、人才规划招聘培训、复产规划等循序渐进,于2018年正式拉开了全国市场恢复性拓展的序幕。
稳步前进谋发展
近年来,贵州董酒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工业倍增行动号召,于2021年开启了董酒新增4万吨扩建项目建设新篇章。采访时,记者来到了在建的新厂区一期工程,据介绍,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开始陆续下窖投料,今年将出产第一批基酒。
“目前董酒正全力推进4万吨技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总共我们分三期,现阶段,一期项目生产酿酒类主体已经竣工,正在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调试,将于今年的7月全面建成。”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代总工程师、质量技术研发中心总监田永洁说。
董酒新增4万吨扩建项目为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021年至2030年,规划占地面积约800亩,拟新增产能4万吨,建成后,年总产能达5万吨。
在扩建增产的同时,贵州董酒坚持“抓质量、树品牌、促发展”,持续实现稳健快速增长。2023年12月26日,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荣获首届遵义市市长质量奖。
记者 赖彩云 包诗靖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