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贵州民族大学系列报道:奏响新时代高校治理“四部曲”

综合广播 | 2021-11-26 12:26

一次并校、二次搬迁、四易校址,70载时光荏苒,从新中国创建最早的五所民族院校之一到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以改革为驱动,贵州民族大学在“十四五”时期提出了“治理强校”的战略行动,奏响了新时代富有贵州民族特色的高校治理“四部曲”。

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教学楼景观

一部曲:全面盘活学校内部资源

实施“治理强校”的战略行动,首先要强化“治理强校”的理念。在贵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龚德全看来,“治理强校”关键是要下好全校各职能部门的“一盘棋”。“要想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各个职能部门就要发挥联动优势,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管理水平。”

“十四五”时期,贵州民族大学将继续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联动优势,通过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的“四梁八柱”,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五大职能”,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五大治理机构职能。同时,注重激发二级学院“中场发动机”作用,及时把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二级学院的各项工作中,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校各职能部门拧成一股绳,全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部曲:加快推进治理体系改革

实施“治理强校”的战略行动,要切实把规矩立起来。龚德全提到,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不断推进治理体系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大范围的制度“废改立”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改革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了每一位教职工的内生动力,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考察各个二级单位及个人对于学校的贡献度,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制度执行力的建设。”

“十四五”时期,贵州民族大学还将继续推行并创新积分制模式,量化指标体系,以积分形式考核测评;以衡量工作实绩和干事效能,突出个人业绩与绩效奖励挂钩的导向。同时,推进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坚持权责利统一,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深入推进编制和岗位管理“五定”工作,确保人岗相适,职责匹配。 

三部曲: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实施“治理强校”的战略行动,要加强法治工作、推进依法治校。要求每一位师生都知晓《贵州民族大学章程》的具体内容,并严格按照《章程》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十四五”时期,贵州民族大学将继续按照“依法治校”理念,不断强化学校章程统领地位,完善《贵州民族大学章程》,基于教育法规和学校章程依法治校。同时切实提高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干部师生法制教育培训,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确保规章制度落地落实,全力促进形成依法按章自主办学、自我约束的机制。 

四部曲:进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体系

实施“治理强校”的战略行动,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学术委员会体系。龚德全介绍,学校通过修订完善《贵州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学术事务的最高议事机构,统筹行使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以此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

“十四五”时期,贵州民族大学还将实施“开源计划”,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重点设立校友基金会、加大落实省部共建贵州民族大学协议落实力度;实施“节流计划”,重点加强审计力度,提高校内科学研究及公共用房等资源使用效率,建设节约型校园。

学校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以改革为驱动,全面盘活内部资源,全面调动内部“生产力”要素,贵州民族大学将用扎实的探索和实践,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