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举办【袁隆平作品云端朗诵会】,送别袁老

综合广播 | 2021-05-24 13:54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5月23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专程看望了袁隆平同志的家属,转达习近平对袁隆平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

习近平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为缅怀袁隆平院士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举办了

袁隆平作品云端朗诵会

引导广大师生向袁隆平院士学习,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师生们积极创作诗词朗诵,表达对袁老深深地敬意!

送君去(朗诵:贵州师范大学学生)

送君去(朗诵:贵州师范大学学生)

00:00 / -

1930年9月1日,

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里。

没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后,

这个小生命带给世界的贡献

竟然是让数以亿万计的人们

拥有了生命最起码的前提条件:填饱肚子。

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

现在我们把他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国之脊梁!

妈妈,稻子熟了

一个伟大的母亲,在一个伟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多年以后,填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饭碗。

2010年,袁隆平院士80华诞,湖南卫视为他举办了“为了大地丰收”专场文艺晚会。晚会上,袁老写给母亲的信《妈妈,稻子熟了》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字里行间,说不尽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还于2011年发刊于《读者》杂志上。袁隆平院士动情地写到,没能多陪伴母亲,是他永远的后悔与遗憾。现袁隆平院士逝世,读完这封旧信,不禁已泪流满面。可爱的袁爷爷,去和妈妈团聚了。

稻子熟了(朗诵:徐星宇)

稻子熟了(朗诵:徐星宇)

00:00 / -

我有一个梦

还记得那首歌吗?2015年袁隆平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杨柠豪合作《我有一个梦》。这是借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带着母亲的期盼,回到童年的原野,追寻最纯真朴实的初心,以诚恳、温暖的方式,传递一种朴实美好的情怀,筑造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梦。不仅表达了袁隆平的“ 禾下乘凉梦”,还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传递着一种朴实美好的情怀,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梦想蓝图。

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踏上的是一条艰辛之路。一路走来,母亲的谆谆教诲和默默守护给了他莫大支持。一个人将一生献给一片土地,只为坚守一个梦想,他坚信有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他说,这粒种子是妈妈在他心里种下的。

我有一个梦(朗诵:唐睿璐)

我有一个梦(朗诵:唐睿璐)

00:00 / -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英文致辞

你能想象到,一个90岁的老人,可以自由用英语交流吗?但袁隆平可以。2019年6月27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袁隆平向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献上了一段英文致辞。

他在致辞中表示,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来发展杂交水稻,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88岁的袁隆平全程没有低头看稿,认真清晰地说出每一句英文,完全颠覆了人们熟悉的他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实在是让人感到钦佩!

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的致辞(朗诵:杨梓艺)

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的致辞(朗诵:杨梓艺)

00:00 / -

湖南农大开学典礼上致辞

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2019年在湖南农大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表的《做躬行实践 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讲话就是最好的证明。故我辈青年应在时代的召唤前更方奋进,不负韶华,不负袁老期待。

在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朗诵:杨博文)

在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朗诵:杨博文)

00:00 / -

我的两个梦

袁老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他那两个梦想,2019年10月23日 《我的两个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袁老有句名言,说“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名科学家,却更像是一位农民。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更与实践贴的近。在贴近中,有他的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了中国14亿人民,他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实践到了真理,获得了民生。

我的两个梦(朗诵:张植泽)

我的两个梦(朗诵:张植泽)

00:00 / -

袁老最喜爱的诗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朗诵:彭友)

《七律·长征》(朗诵:彭友)

00:00 / -

袁老用一生的岁月,

致力于让国家更好,让人类更幸福。

在国家最最艰难的岁月里,

他那一代人,活出了风范与典型。

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

都是最亲爱的您呀,

袁老,一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