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术 习水经验 助力习水县中医院结出丰硕果实

科教健康频道《健康贵州》栏目 | 2020-10-10 15:31

“如果把我们目前的帮扶工作取得的成果比作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那么东西部扶贫协作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政策是它的土壤;深入调研,找到帮扶工作的切入点,是我们播撒的种子;上海岳阳医院成熟的诊疗方案和治疗经验,以及习水各级领导的重视,科室同事的支持,是帮助种子成长的必需养分。援黔医疗队帮扶工作的有效接续,为其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这是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批援黔医疗队队长张倩的深切感悟。虽然帮扶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我们会把根深深地扎在习水,目前张倩也是贵州习水县中医院的挂职副院长,帮助医院开展科研、教学、病例质控的相关工作。

2020年6月上海岳阳医院派驻第二批帮扶专家张倩、芦波、卢铖三人到习水县中医院开展为期6个月的帮扶工作。来到习水第三天,三人作为主力队员就投入到习水县中医院开展健康扶贫东西部“1+1+N”组团式对口医疗帮扶指导暨义诊活动,先后在习水县中医院及其下属9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张倩回忆说:“义诊期间正值汛期,山路崎岖,义诊团队每天早上就要赶到最远的三岔河卫生院进行义诊,往返路程需要140公里,山谷和急弯的道路让我心惊肉跳”。为了保障援黔专家的出行安全,习水中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特别安排熟悉道路并且车技高超的车队队长作为司机,为其保驾护航。

除了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之外,在张倩的带队下,习水县中医院还在基层卫生院开展教学查房活动,针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并制定诊疗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医师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指导,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等实际问题。专家团队通过定期业务培训、病例讨论、教学查房、门诊坐诊、结合临床带教,手把手帮助习水县中医院年轻医师提高临床技能,为医院储备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一想到进入乡镇去帮扶当地的困难群众,免除他们奔波之路,为他们送上健康指导和治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张倩欣慰地说道。

“我有慢性咽炎,咳了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治好,但是今年张医生们来了之后,我到医院来贴了三伏贴治疗,现在已经好了百分之八十了”。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陈光琼介绍道。原来,在义诊的过程中,张倩发现因贵州地处高原且冬季寒冷,慢性咳嗽、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当地较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数患者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面对这一情况,张倩着手将具有上海岳阳医院特色的三伏针、灸、贴治疗引入习水县中医院治未病科,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提供了简单、有效、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

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援黔医疗队的通力协作下,习水县中医院相继创建失眠门诊、减肥门诊、儿童康复门诊,填补了习水县的空白。如儿童康复专科门诊,注重发挥康复医学特色,为患儿提供康复训练,定制个性化家庭康复计划,将中医传统外治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儿童康复训练,开创了习水县儿童康复的先例,目前已接受儿童康复约450人次。

对张倩来说,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她和援黔团队将上海的技术带到习水,融入习水也要经受许多考验与磨合,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答案,医院医疗队员与当地群众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张倩的话来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来贵州进行医疗帮扶将是我们医疗队生涯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们播撒种子,用心血浇灌,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