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这件事他一做就是23年!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贵州卫视全力打造一档演播室互动讲述类节目——《第一线》。该节目在“礼赞”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生动讲述新时代基层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今晚(5月15日)21:45分《第一线》感动启播。
▼
她有话说
鲁文贵,这个备受妻子埋怨的丈夫,却是百姓眼中的“英雄”,他冲锋陷阵,逆火而行,用自己手中的水枪同火魔勇敢斗争。
鲁文贵出生在云南省的一个偏僻山村,离最近的县城都要走50多公里。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种地,天黑才回家,平时吃的是包谷、洋芋、红薯,只有过年才能吃米饭。因为家里很穷,读到初中就辍学了。
1998年,部队到鲁文贵的家乡招兵,他的命运从此改变了,他成为了一名消防兵。
可是,入伍之初,从小非常要强的他,就被深深地“打击”了一次。
排长的批评让鲁文贵羞愧难当,他立马意识到,绝不能掉队,绝不能丢消防兵的脸。
鲁文贵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好一名消防兵。而在鲁文贵身上,最难得的是有一种坚韧不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于是,他给自己加压,别人练一遍,他就练十遍、百遍。不管三九严寒还是烈日炎炎,他始终坚持每天加操,做不完不睡觉。
一年以后,鲁文贵竟然成为了消防救援一线的骨干。
从此,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在命悬一线的危机现场,鲁文贵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他以超常的勤奋和毅力练就了过硬的本领,靠过人的技能和胆识化险为夷,鲁文贵逐渐成为一名抢险救援的钢铁战士。
可是,在战友眼中,他却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
“鲁班长”的军功无数,而这些却是在一次次的救援、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中得来的。
23年来,他参加救援战斗1200多场,抢救遇险群众200余人,疏散1100余名群众,抢救和疏散各类物资上千万元,谱写出一首首生命的赞歌。鲁文贵说:“抢救成功的那一刻,是他最激动的时刻。”这一刻,也是最光荣的时刻。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3年,鲁文贵坚守着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3年,鲁文贵的信仰坚如磐石。
对于消防员来说,“装备是消防员的第二生命”,鲁文贵深知这点。为此,他学习文化,补足自己的短板,结合执勤训练实际研究救援装备,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甚至发明了效率更高的装备。
有很多家消防设备公司想购买这项专利权,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原本就不富裕的鲁文贵竟然毫不犹豫拒绝了他们。
而当时,鲁文贵父亲身患癌症,正是需要解决巨额医疗费的关键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可是鲁文贵却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又是什么让鲁文贵自责不已,泪撒录制现场?
今晚(5月15日)21:45
看贵州卫视《第一线》
抢险救援的“拼命三郎”
共产党员鲁文贵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