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补那村布依族婚俗:新郎家三代齐上阵,为新娘绣嫁妆

文体旅事业部 | 2024-01-19 22:29

贵州省水城区猴场乡补那村是一个布依族村寨,近日,那里进行的一场布依族婚礼,再次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婚礼习俗。

按照补那村布依族的婚俗,在新人结婚的前4天,男方家要找自己家的奶奶婶婶嫂子或者弟妹,(三代人,代表世世代代的传承)人数必须是双数(寓意成双成对)为新娘“缝帐子”(含蚊帐、枕套、被套等嫁妆),其用的布料、针线全部由新娘家提供。缝的嫁妆都为双数,是由绣娘们(奶奶婶婶嫂子或者弟妹)一针一线手工刺绣的,而且必须一天就得完成,所以参与制作嫁妆的人必须要多。

补那村新郎一方三代人为新娘做嫁妆的布依族的婚俗,其寓意是男方家的祖孙三代对女方的满意和认可,千针万线的真心真情祝福新娘与新郎幸福美满长长久久。

刺绣完成后新娘一方会摆上两张八仙桌,摆满各种丰盛的菜肴款待新郎一方的绣娘,并逐一敬酒。

敬酒者在年长的绣娘碗里先斟一口酒,双手端给年长的绣娘一饮而尽(表示尊敬),然后再倒八分满,并给其他绣娘倒满酒。最后还要给年长的绣娘碗里再加一口酒(寓意有起有落,有始有终)。

补那村的婚礼习俗规定,新郎方的每一位绣娘都要喝到酒,中途不可以逃跑,否则女方家就拒绝这门婚事。酒喝完后仪式就完成了,绣娘们就回新郎家准备迎接新娘子过门了。

文\ 王思龙    图\ 乔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