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和“川盐济楚”怎样影响了自贡方言?丨声音里的中国
2021年11月,由四川省级非遗“自贡盐场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罗立章与76岁老盐工程金声共同创演的《盐场号子》在央视《国家宝藏·展演季》节目中播出。铿锵的音调和起伏的节奏犹如滚滚而来的卤水,将听者拉回那个卤气蒸腾的年代。
《盐场号子》演出剧照
四川自贡有“盐都”的美誉,其名取自下辖政区自流井与贡井区的首字。自贡盐史学家陆坚说,从东汉章帝时期起,盐场号子就在盐工劳作中产生,并在一代代盐工中传承下来,一首首质朴的劳动之歌回荡在自贡这座古老的城市已千年之久。
至今仍在运转使用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
陆坚:自贡凿井制盐是从东汉开始的,宋代我们就有卓筒井了,是全世界最早的。到明代中后期就大规模地、工业化地运用天然气凿井煮盐,500多年前,肯定是全世界最早的。
燊海井的灶房
自贡因产盐成为富庶的“银窝窝”,也因盐业交流的时兴,自贡又成了“戏窝窝”,一时间名家荟萃,鼓锣声响遏行云。
自贡竹琴剧目《盐都壮美图》唱段:天辊子是照样转,地下火是照样燃,釜溪河盐船照样浩浩荡荡支援抗战。咱自贡人是打不垮,杀不尽,壮哉!壮哉!
竹琴《盐都壮美图》剧照
您现在听到的是自贡竹琴剧目《盐都壮美图》,讲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国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自贡盐场增产加运,第二次“川盐济楚”的历史。当时,为了支援抗战,自贡地区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慷慨解囊,成为全国献金数额最多的地区。
天车井灶密布林立的早期盐场
自贡竹琴属于四川竹琴的“中河调”,唱腔朴实,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用地道的自贡方言演唱。自贡方言研究者常丰表示,自贡方言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另一方面也源自历史上的两次“川盐济楚”。
自贡最接地气的菜品之一——桥头三嫩
常丰:自贡的方言总感觉跟外省方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我”,自贡人发音圆唇,陕西人不圆唇。再比如,自贡话里的“溜刷”一词,湖南话也说“溜刷”,沈从文的《边城》中就出现了。自贡人在早年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接纳了各地先民,包括他们的方言。各地方言在一口锅里咕嘟咕嘟,熬啊熬,然后成就了现在的自贡方言。
自贡城景
一粒盐造就一座城。什么是自贡?它是叱咤风云的盐业大城,是有盐有味的美食之府,它也是绚丽多彩的“南国灯城”。如今,空中飘荡的盐场号子已渐渐远去,但千年盐都依然活力四射,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自贡2022虎年灯会
自贡方言歌曲《这就是自贡》:天车高,天车长,我家住在天车旁,这就是自贡诶我生活的地方诶,天车高,天车长,我家住在天车旁,这就是自贡诶我美丽的家乡诶……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记者丨吴菁 白璐 文乐 周晓峰
播讲丨姚科
制作丨单丹丹
新媒体编辑丨邹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