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在现场 | 花艳灯明 德艺双馨 · 《花开的声音》花灯戏绽放的未来
为响应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由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花开的声音》——贵州花灯戏邵志庆个人演唱专辑宣发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工作室成立挂牌仪式,于11月19日15:30在贵阳市云岩区电台街大觉精舍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省花灯剧院、贵州半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天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广播电视台及各文艺界代表出席,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罗舒,省政府参事、研究员、贵州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会长谢彬如,原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编辑、省管专家陈颂英,著名作曲家杨小幸,半堂文化总经理张虹兵分别就此发表讲话。本次活动由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龙国洪主持,在疫情防控要求下有序展开。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龙国洪
主持宣发仪式及揭牌仪式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
副董事长、总经理 罗舒
贵州省政府参事、研究员、贵州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会长谢彬如
原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髙级编辑、省管专家 陈颂英
著名作曲家 杨小幸
半堂文化总经理 张虹兵
《花开的声音》是贵州花灯戏邵志庆个人演唱专辑,这张专辑是经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申报,中宣部资助立项的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选题项目成果。选取了《七妹与蛇郎》《打舅娘》《哑姑泉》《月照枫林渡》等不同时期经典贵州花灯戏中的主要唱段13曲,呈现了贵州花灯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发展脉络,展现花灯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邵志庆的艺术成就。
贵州花灯戏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
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阐述心声
这张演唱专辑更是填补了贵州花灯戏剧目选段演唱音乐专辑的空白,丰富国家非遗贵州花灯戏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对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州花灯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玲、干部处副处长曹敏
为邵志庆个人演唱专辑宣发启封
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工作室的建立,不仅能加强青年传承人的培养、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还能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优质供给有机结合,培育有利于地方戏曲活起来、传开去、出人才、出名家的良好环境,推动贵州花灯戏的传承发展和社会普及,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贵州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竹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
为邵志庆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贵州省花灯剧院领导班子为邵志庆送上鲜花表示祝贺,邵志庆的徒弟分别演唱花灯戏《月照枫林渡》刘荷荷唱段“我今前来探究竟”、花灯戏《红梅赞》江姐唱段,为恩师邵志庆献礼。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也演唱花灯戏《洪湖赤卫队》韩英唱段“洪湖水浪打浪”向到场来宾致谢。
邵志庆演唱花灯戏《洪湖赤卫队》
韩英唱段“洪湖水浪打浪”
邵志庆徒弟胡慧华演唱花灯戏《月照枫林渡》
刘荷荷唱段“我今前来探究竟"
邵志庆徒弟范丹阳演唱花灯戏《红梅赞》江姐唱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在接受贵州音乐广播采访时表示:工作室的成立和个人专辑的发布,不仅是对本人从事贵州花灯艺术多年来的成果肯定,也为今后贵州花灯的传承工作提供了阵地和窗口。工作室的成立也将继续普及贵州花灯戏的美好、培育更多热爱戏曲的人们,最为重要的是推动贵州花灯戏的传承发展和社会普及。作为艺术工作者,艺无止境,要不断为自己设立更高标杆,扎实基本功,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戒骄戒躁,牢记为贵州花灯戏培养优秀的传承对象的初心,延续对外推介贵州花灯文化的使命。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龙国洪表示:成立工作室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落在实处的进行推广和普及。
专辑宣发仪式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内,主要展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的相关历史资料、演出实物,以及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传承剧目的影像、音频、图片等资料。
贵州花灯戏邵志庆个人演唱专辑宣发仪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邵志庆工作室的成立活动圆满举办,加强了对贵州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的研究保护,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的保护传承水平,推动了贵州地方戏理论实践,也对贵州花灯戏的传承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今后向外推介贵州花灯艺术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