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鸟:千锤百炼显新意 经纬交织向未来

2025-04-01 20:32

编者按:

多彩贵州,物华天宝。2023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突出贵州民族文化特色大力打造“贵系列”品牌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集质量、标准、服务、信誉、效益为一体的“贵系列”品牌,构建“贵系列”+N的品牌矩阵。2024年12月,首批72个“贵系列”品牌精品发布,涵盖白酒、茶叶、特色农产品、生态美食、刺绣、蜡染、银饰及特色工艺品等类别。

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一批‘贵系列’品牌精品”。作为省政府牵头打造的全系列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贵系列”品牌旨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推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和质量强省建设,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贵系列”品牌既是“贵州制造”向“贵州精造”跃升的代表,更是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的强力引擎。即日起,多彩贵州网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民族报推出“贵品溯源——‘贵系列’品牌故事”栏目,深入挖掘首批“贵系列”品牌精品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质量建设、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等,讲述这些承载贵州山水灵韵与文化密码的品牌故事

 

如何打造“贵系列”品牌精品?为了科学地解答这一问题,202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导制定了“贵系列”品牌标准、组建了专家委员会、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从市场引领、质量保障、创新发展、文化特色、社会责任、品牌管理、品牌传播等方面对“贵系列”品牌精品的认定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通过严格的标准评审和严谨的认定程序,最终认定了首批72个“贵系列”品牌精品。贵州瑞银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银鸟”)生产的花开富贵茶具套装正是首批获认定的“贵系列”品牌银饰类精品之一。

 瑞银鸟“花开富贵”茶具套装

2张办公桌、7个人的团队和不到20款产品,是2014年瑞银鸟成立之时的全部“家当”。如今,超百名全职匠人、数千名合作手艺人,583个品目非遗创新产品,瑞银鸟已建成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为“非遗活态传承”写下惊艳注脚。

扎根文化,更显现代巧思

当工业文明的齿轮碾过传统作坊,流水线的标准件冲击着手工的温度。如何使百代相传的錾刻韵律与现代设计的几何美学同脉搏?

 瑞银鸟创始人张晓在接受采访

“文化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握住文化的‘根脉’,才能在产业赛道中找到出路。”瑞银鸟品牌创始人张晓表示。

“我们大胆‘做减法’,对传统纹样进行提取和创新,运用到更现代时尚的单品中,增加产品的使用场景。”瑞银鸟总经理徐玄说,普及开来,就是最好的传承。

“设计‘飞天’酒具那会儿,真的是头发都快揪光了!”瑞银鸟设计总监张宝翔指着墙上的“飞天”建模图回忆道:“为了完成赤水河形状的‘飞天’飘带,我们熬了15天一直没有突破,信心受到了挺大打击。”

“直到一次采风之行,我们遇到一位坚持收集和保存水书、马尾绣的农民,让我们所有人都很感动。”张宝翔说,既然瑞银鸟有机会、有平台将民族非遗元素推上更广阔的天地,还有什么理由不把产品做好?经过不懈努力,“飞天”酒具得以问世,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飞天”酒具建模图

近年来,“国潮”元素频频火爆出圈,对此,张宝翔直言“机不可失”:“为什么民族文化元素不能与前沿潮流相结合?要像时尚品牌一样,敢于打造‘爆款’,走向世界!”

传承技艺,更以质量立足

在瑞银鸟非遗展示中心,一件苗族银帽摆件分外引人注目:九百九十九片银枫叶悬空垂落,叶脉沿用苗银古法錾刻,叶片弧度却由参数化设计生成,地面投影着动态的蝴蝶图腾——这正是“贵系列”内核的具象化表达:根植贵州民族文化,以现代设计理念为“翼”,为民族文化传承注入动力。

2013年,张晓结识银艺大师邰引岩,经过数次努力沟通,如愿拜师学艺。十多年来,每日重复熔银、捶打、錾刻、抛光,手上老茧是抽丝工艺留下的印记。

“0.3毫米银丝需手工拉制数小时,錾刻误差不得超过发丝粗细。同门二十余人,最终坚持出师的人寥寥无几。“张晓说,师徒俩一路坚持的动力来自于共同的愿望:“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真真正正地让民族文化在更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瑞银鸟非遗工匠展示

“瑞银鸟旗下有223名绣娘和110名银匠,同时,通过工艺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批量化、标准化、高质量地产出。”张晓介绍,瑞银鸟对于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选用千足纯银作为原料,历经工厂、仓储、门店三轮检测,对于有瑕疵的产品,也会马上退回工厂进行销毁再造。

“标准化的店铺管理、标准化的产品品质,以及针对当地特色的产品,平衡了标准化运营和非遗手工艺的个性化表达。”张晓表示。目前,瑞银鸟品牌直营加盟的模式已覆盖了20余家店铺,保持着从设计到销售的品质统一与特色多元的平衡。

拥抱机遇,更添发展动力

从单一生产到拥有品牌店、文创店、朱砂店等多元业务,转折源自2015年贵广高铁开通之时。

“贵广高铁开通之后,贵州迎来大批游客潮,对于民族文化文创产品的需求激增,我们突然发现以前是‘抱着产品找市场’。”张晓说,自那时起,瑞银鸟就萌生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开始布局全产业链闭环发展格局。目前,瑞银鸟已拥有20余家品牌店。

 瑞银鸟门店内游客如织

不止于此,瑞银鸟还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生态链,修成一条穿山越岭的“文化高速公路”。“深山工坊+都市窗口”的模式带动非遗产品的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更衍生出“非遗研学游”“匠人直播季”等新业态。近三年来,公司带动就业3000余人,绣娘最高月收入达8000元,真正实现了“绣花针挑开致富门”。

2023年8月,贵州(瑞银鸟)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长冲村落地。通过设立非遗刺绣基地,借力企业订单模块的市场优势,为绣娘们提供了更好的就近就业机会。

“民族文化不仅是贵州的‘招牌’,更是中国的‘名片’。希望通过瑞银鸟的努力,与谱写高质量发展贵州篇章同频共振,让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走向海外!”张晓说。

从深山工坊到国际舞台,从手艺谋生到文化自信,瑞银鸟用实践证明:传统与现代从不对立。正如马尾绣上经纬交织的彩线,创新与传承唯有紧密相融,方能织就民族文化的锦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