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石阡说春:千年非遗迎春习俗

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 2025-02-14 14:43

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人们通过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石阡说春

来庆祝“立春”这一重要节气

石阡说春是一项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承载着石阡人民对春天的期盼

和对农耕文化的传承


石阡说春的时间与形式


时间:每岁立春前后,春官们便开始走村串寨开展说春活动。

形式:分为“说正春”和“说野春”两种。其中,“说正春”有着固定的春词,内容主要围绕“二十四个农事节气”“渔樵耕读”展开,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多个方面;“说野春”内容则更加丰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主要段子名目有《开财门》《颂主人》《说茶》《见子打子》等。“春倌”手端春牛,凡到说春之家,均要散发一张农历、一张财神春贴,意在劝农春耕祝福主人吉祥如意。

春官的角色与职责

角色:“春官”是石阡说春的核心人物,他们手持春牛,走村串寨,以说唱的形式向人们传递春天的讯息。

职责:每到一家,“春官”都会进行开财门、说春、驱邪逐秽等流程,并散发农历和财神春贴,以此劝农春耕,祝福主人家吉祥如意。


石阡说春的历史渊源

起源:石阡说春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其起源与古代官方为了让民众依据历法准确把握时令、不误农时的宣讲活动有关。

发展:据《周礼》记载,“春官”最初是掌管邦国礼节的官名。到了唐代,礼部长官也被称为“春官”。关于“说春”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朝。而石阡说春则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是石阡人民世代相传的民俗活动。

石阡说春的文化价值

石阡说春以说唱的形式告知人们春天即将来临,新年的农事即将开始,具有“劝农行耕”的教化功能。石阡说春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是研究古代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也标志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让我们跟随石阡说春的脚步

感受春天的气息聆听千年非遗的春天絮语

共同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