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聚诗会 放歌新时代!中国诗歌学会走进黔西南诗歌诵读分享会举行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 2024-05-14 20:46

5月13日,中国诗歌学会走进黔西南诗歌诵读分享会在兴义举行。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一行通过现场诵读他们以黔西南山水人文为素材所创作的诗歌开展分享会。

“地平线之下的峡谷,马岭河流动,不舍昼夜,几分寂寥,几分空旷……”分享会以诵读王山创作的《喀斯特不仅是一种地貌》开场。活动现场,随着悠扬的古琴伴奏声,现场观众沉浸在一首首诗歌诵读中,感受这场文化宴会带来的浪漫诗意。

一首首诗歌,无不表达着中国诗歌学会专家人才一行对黔西南山水人文的所感所想。

活动上不仅有诗歌分享,还有黔西南民族特色乐器演奏,让分享会充满趣味。

“很喜欢我们的这个黔西南的山川地貌,确实是很丰富,很有特色。再一个我更是看到了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这种的一个很健康的、很朴实的一个精神状态和生活的状态,我确实是觉得这片土地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多样文化的这么一个地方,值得我的诗人朋友们到这里来看一看,我相信这里所有的一切会对每个人有些触动,而且也会成为我们宝贵的写作资源。我也愿意用一种专业态度来,用诗歌的形式来描写我们黔西南,让文化能够真正的深入人心,让诗歌能够真正的深入人心,我相信我们以后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王山说。

“马岭河峡谷它就像一座留给我们人世间的一本情诗,万峰林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诗人的一生,就化成了一座山在这里。今天也创作马岭河峡谷的诗和那个万峰林的诗,接下来还有2天的行程,还会给我带来灵感,我也很高兴能到黔西南,写出我对黔西南热爱的诗篇。”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雁西说。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荣荣说:“万峰林这个地貌我在别的地方真的是没有看到过,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你们的一个宝藏级景点,这种万马奔腾、整装待发,好像一个很有气势的军队,所以印象真的很深刻。我会努力写一些自己有感觉的诗歌,比如说今天我到大峡谷看了以后,瀑布也在轰鸣,河水也在哗哗在响,突然看到一个很安静的雨焦庭(廊),我突然有一点感觉,所以下午就草草的写了一首很粗糙的诗。走过的点我有感觉,肯定会写一点,我尽我的努力吧。好山好水好风光招待了我,我尽量用自己的这种写作来回馈。”

“不仅游览了美山美景,也看到了几亿年之前的一种原生态,一直延续到今天。要用我们的手中的笔,我们肩上的摄影机,用我们的诗歌,用我们的散文,用我们的影视艺术来反映、来创作、来讴歌美丽的黔西南,来讴歌我们多姿多彩的贵州景观,也来讴歌、赞美我们勤劳勇敢黔西南人民。”亚洲微电影学院执行副院长郑子说。

“这样的现场分享会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对诗歌艺术的人民性,以及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特色的诠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专家老师们创作的作品,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感受到他们对黔西南山水人文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分享会后,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创始人、会长陈燕表示,黔西南作为极具诗情画意的地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黔西南特色展现出来,能够更好地促进黔西南文化宣传、建设。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2024年贵州省“人才日”黔西南州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围绕黔西南州“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邀请国内文旅等方面著名专家人才走进黔西南采风创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同时牵线搭桥,以才荐才,切实以人才视野进一步助推黔西南州各领域取得新突破。分享会后,中国诗歌学会专家人才一行继续在黔西南开展为期2天的调研采风创作。

来自部分州直部门、黔西南州作家协会、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学校等文学爱好者近100人参加诵读分享会。

记者:王   昆

编辑:况德建 王明娅

责编:王   军

编审:吴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