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例高龄患者淋巴水肿显微手术成功实施
近日,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医护团队成功为82岁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治愈了患者肿胀5年的手臂。这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贵州在慢性淋巴水肿治疗领域迈入国内先进行列。
据了解,五年前王奶奶乳腺癌根治术后,左上肢持续肿胀,皮肤硬如树皮,连最简单的梳头动作都成为奢望。在辗转求医无果后,来到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治。面对王奶奶的病情,骨科团队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的淋巴回流生理重建技术,为老人打通了流动通道。
“淋巴管直径仅0.3-0.5毫米,相当于3根头发丝粗细。”主刀江吉勇主任医师介绍。医疗团队借助40倍显微镜,在1厘米的微小切口内,寻找周围的细小淋巴管和静脉,进行吻合,重建淋巴回流,在肿胀的肢体上像修复精密仪器般完成了9组淋巴管-静脉的“生命搭桥”。术后次日,老人惊喜地发现折磨她多年的“大象臂”开始消退,原本僵硬的关节也能慢慢舒展。
这种名为LVA的显微外科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前沿的淋巴水肿治疗手段。与传统“加压包扎+按摩”的保守疗法不同,它通过静脉旁路重建淋巴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肿胀问题。但高龄患者往往组织纤维化严重,血管弹性差,让手术犹如在豆腐上雕刻花纹。为此,省医骨科组建了包含手显微外科医师、淋巴水肿国际认证护理治疗师、康复师的多学科团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方案。
“我们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淋巴水肿专病诊疗医护团队。”骨科手显微专家雷彦文介绍,团队自2017年起深耕该领域,拥有5名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并在科室整体架构下开设淋巴水肿专病门诊,积累了大量的综合消肿治疗临床经验,2023年起与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强势结合,目前已完成多例高难度LVA手术,其中不乏70岁以上的患者。术后患者平均消肿效果明显,配合系统的专业压力治疗,复发率显著下降,为这类患者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