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其妙筑新篇 通文达艺写芳华 ——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新创作品改稿会
由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政府、贵州省曲艺家协会承办;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黔东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阳市戏剧家协会协办;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执行的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新创作品改稿会于12月6日至9日在贵州省文联文艺人才孵化基地举行。
新创作品改稿会现场
新创作品改稿会是继8月16日至20日在黔东南州雷山县举行的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创作采风活动之后,曲艺大赛第二阶段最重要的工作。自11月20日,本届大赛组委会向全省发出《关于举办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新创作品改稿会的通知》以来,全省省直、九个市州、消防等组织参赛单位按照大赛文件要求,报送了43件新创曲艺作品,覆盖评书、相声、快板、谐剧、故事、钱杆说唱、曲艺小品、贵州灯词、贵州琴书、贵州竹琴、苗族嘎百福、布依八音坐唱、侗族琵琶弹唱、水族旭早、花灯说唱等10余个曲种。有讴歌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题材、乡村振兴、时代楷模、道德标杆、社会热点、崇德向善等为素材的新创作品。充分说明了全省广大曲艺工作者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有责任担当的创作自觉性。
新创作品改稿会专家组
大赛组委会邀请了原省曲协副主席、副研究馆员段春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学校、高级讲师杨远承;原贵阳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阮居平;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曹海玲;原黔南州文广新局副局长、国家一级编导汪洋;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国家一级演员徐小雁;省黔剧院创作培训科科长、国家一级演奏员谢朝金,改稿会由省曲协秘书长梁正帮主持。
贵州省曲协秘书长梁正帮
主持改稿会开班仪式
会上,省曲协秘书长梁正帮代表组委会介绍参会专家老师并通报本届大赛上阶段工作情况并希望全省曲艺工作者借助“杜鹃书荟”曲艺大赛这一平台,推进艺术创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曲艺作品。同时,在不断进取中把贵州曲艺发掘、传承、创新,引向纵深新高度,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改稿会采取作者现场念稿,专家组老师当场点评、商榷的方式进行。对全省近43件新创作品进行细致认真地点评和商榷。现场曲艺作者或说或唱、现场表演、声情并茂,专家组老师的诚恳点评切中要害、精彩不断,从曲艺创作的艺术特性、故事选材的切入、包袱设置的处理、现身说法的表演等等方面,一一为作者解惑,改稿会不时响起热烈、和谐的掌声和欢笑声。会上,专家组老师与会成员还就如何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推出曲艺精品,繁荣贵州曲艺事业,提升贵州曲艺整体水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贵州省曲协原副主席、副研究馆员段春林
专家组段春林老师从作品的细节、人物、结构等进行了点评,对参加新创作品改稿的作者寄予期望,“本次改稿会见到了很多好朋友,也发现了很多新面孔,我们‘杜鹃书荟’曲艺大赛能连续举办十五届,全靠各位曲艺爱好者们的支持。希望这为期两天的改稿会能够让大家在头脑风暴中,将作品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国家一级编剧曹海玲
在专家组曹海玲老师看来,人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热爱曲艺的老中青三代人齐聚一堂,共同助力贵州曲艺发展,这是非常好的举措。“经过改稿会的交流商讨,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内容、手段、艺术表达方式,让传统曲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原研究馆员阮居平
专家组阮居平老师认为,一个好作品要从小细节中映射出大问题,需要具备好的题材、严谨的结构、地道的地方语言,三者缺一不可。“本次报送的作品中就有好几个少数民族节目写得很有生活气息,从生活中挖掘小故事,这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易理解。”
黔东南州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国祥
黔东南州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国祥说:“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将在黔东南州举办,作为承办方,我们高度重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把比赛办好。”
新创作品改稿会现场
本届新创作品改稿会取得圆满成功,感谢全省辛勤耕耘的曲艺工作者。下一步,按照省文联“一协会一品牌”的目标要求,省曲协将积极推动“杜鹃书荟”品牌赛事的发展,团结引领全省广大曲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繁荣发展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事业不懈努力。
改稿会结束后,各组织参赛单位将结合会上意见进一步打磨作品、组织排练、报送参加本届复赛。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复赛将于2024年1月中下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