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样板!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上榜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培育工作验收通过名单,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生党支部通过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培育工作验收。
近年来,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坚持将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通过党建与思政、管理、学科、文化、团建融合的方式,探索了一套研究生党建标杆体系建设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思想组织优势,引领学生思想成长与学业发展双促进。
坚持“党建+思政”融合,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强化系统设计。形成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共同落实的责任工作体系。推进研究生党建思政融合,强化思想引领。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载体、搭建教育平台,把体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动人故事融入研究生的日常教育。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工作体系。通过协同教师、行政、朋辈、社会四方育人力量,推进党建育人在社会大课堂中“活”起来。
坚持“党建+管理”融合,完善支部管理机制
明确党支部建设的“规定动作”。以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标准为工作依据,形成属于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七色彩虹”工作法。把好党员发展培养的“生命线”。通过明确研究生党员发展的政治标准,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蓄水池”,采用“定性+定量”“锻炼+考察”的方式健全研究生党员发展培养考察办法。建立监督整改闭环机制。建立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方式方法,形成对研究生党员“监督、评价、反馈、整改”闭环机制。
坚持“党建+学科”融合,构筑党建共建机制
优化支部设置,夯实组织基础。探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以有利于增强支部凝聚力、有利于党建和科研紧密结合的角度科学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实施联合共建,拓展组织格局。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党建引导”和“科研引导”的双导师作用,推动支部建设、导学思政、专业教学、科研实践同频共振。
坚持“党建+文化”融合,创新支部运行机制
建好支委班子,提升组织战斗力。明确支委分工,通过党支部书记培训、“支委能力提升”机制、支委班子梯队建设机制等,建立成熟的梯队式支委班子。创新教育形式,增强组织活力。结合时间节点和时事焦点,因事而化开展学思践悟活动,相继开展“党建+红色”、“党建+非遗”、“党建+观察”、“党建+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让组织生活有热度、增广度。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组织号召力。贵阳市疫情来袭,研究生党员汇成不可阻挡的力量。在专家组的工作指引下,先后参与了贵州省卫健委、贵阳市云岩区卫健局、贵阳市乌当区卫健局、贵阳市南明区卫健局、贵安新区公安局的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及观山湖区气膜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
坚持“党建+团建”融合,扩展支部联动机制
党支部积极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计划,加强研究生党支部与团支部、党员与团员之间的联系。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让党员在班级、团支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2020级硕士四班团支部荣获全国活力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