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启动2020年“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

2020-08-12 20:41

记者今天从2020 年“黔货出山•风行天下” 夏秋攻势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为深入落实省委关于农产品“五个三”有关工作部署,提升我省农产品竞争力、影响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今年8月至11月,贵州将开展2020年“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主要有以下九项重点任务:

(一)引进培育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

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要求,加快引进深圳海吉星、广州江楠市场、上海西郊国际等省外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参与我省批发市场运营,带动贵州农产品批发市场提质增效,帮助开拓省外市场。

完成国有平台企业向流通型主体转型,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当地农产品流通工作,确保各地有2家以上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省现代物流集团等大型流通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立农产品专业化物流运输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二)挖掘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

在近年来培训及在省外目标市场发展的农村经纪人中,挖掘培育一批对接省外市场的产地型和市场型农村经纪人。2020年年底,挖掘培育农村经纪人1000人以上,确保各县(市、区)具有一定农产品销售规模的农村经纪人保有量稳定在10人以上。

(三)抓实电商一体化运营实施落地。

市县联动、政企协同,围绕优势产业,组织龙头电商企业与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按照“云仓+服务中心+站点+基地+农户”的一体化运营模式,编制彰显本地特色的细化实施方案。

建立“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的电商供应链体系,实现“一个产品多仓卖”“零碎产品汇集卖”的目标,降低快递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上行规模快速增长,到2020年底,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0%以上。

(四)巩固扩大省内市场

组织引导本地流通企业、市场经营户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开设的扶贫专区,采取基地直采、市场优选相结合方式,助销省内农产品。

继续抓好“农超对接”“校农结合”和机关及企业等团餐配送业务,巩固提升我省农产品本地市场占比,确保在省内机关单位、教育、医疗等公共机构年均占比提升到85%以上,在省内社会化市场采购体系年均占比提升到40%以上。

(五)全力开拓省外市场

开展“1+N”系列产销行动。“1”为全省“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动员部署会,“N”为9个市(州)及88个县(市、区)在省外目标市场及对口帮扶城市开展不同主题的产销促进系列行动。

制定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吸引东部及对口帮扶城市和重点目标市场的优强企业在我省建立直供基地,继续在广州及珠三角其他城市、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和对口帮扶城市等重点目标市场开展专项产销对接活动,每场推介活动至少明确10家以上本地流通型龙头企业作为目标市场农产品对接主体,具体负责农产品目标市场拓展,确保贵州农产品不断销往省外,不断提升我省农产品省外市场占有率,力争在广州及珠三角其他城市主要市场占比达10%以上,在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主要市场占比达2.2%以上,力争省外市场销售总量达110万吨,其中在东部市场和对口帮扶城市完成销售50万吨,销量增长10%以上;在省外周边市场完成销售60万吨,销量增长20%以上。

(六)推进“黔货出山进军营”

按照部队标准做好分拣包装和质量追溯,优选薏仁米、辣椒、刺梨等适宜产品,通过“一码贵州”或部队官兵线上购物平台,开设贵州农产品销售专区等方式,确保按时保质保量供应军营。

(七)扎实开展“一码贵州”消费扶贫行动

加大对“一码贵州”平台宣传推广,积极引导基地、合作社、购销企业、批发市场等入驻“一码贵州”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平台产品数据聚合功效。

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沟通协调,推动“一码贵州”与对口帮扶城市购物平台链接;省直各相关单位要积极与国家对口部门分别做好汇报,争取推动“一码贵州”链接国家部委和行业购物平台,推动贵州农产品进驻832扶贫云、农业云、供销、金融业等公共机构线上购物平台。积极落实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要求,组织重点企业、主要电商平台,共同举办线上线下系列促消费活动。

(八)提升农产品分拣包装加工水平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大“二品一标”认证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开展农产品分拣包装和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

(九)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细分东部城市、省外周边城市、对口帮扶城市等重点目标市场,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茬口,精准对接、精准营销,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市场,倒逼提升我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