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精耕细作茶产业 乡村振兴有“黔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瓮安县立足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将茶叶作为县里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引进经营主体、做优茶叶品质、培育优势品牌等方式,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有效增加群众就业、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左姣:“时下正是秋茶采摘的季节,位于瓮安的这片茶园里30多位村民正在作业。平常人们看到的新鲜茶树叶是绿色的,但他们采摘的茶叶通体金黄。这种茶不仅茶叶是黄色的,它泡出的茶汤也是金黄色的,被称作‘茶界大熊猫’。”
占地1800亩的瓮安黄金芽茶园金灿灿一片。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湖南客商黄洪缨来到瓮安,在45座荒山中开辟了12000亩茶园。其中,1800亩种植了品种珍稀、经济价值高、培育难度大的黄金芽。
瓮安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红缨
瓮安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红缨说:“当我每次看到这个山的时候,还是挺有满足感的。从以前的低效林变成了现在的金山银山,我们已经获得了‘欧盟认证’‘中国有机认证’,它就是真正贵州的干净茶。”
坚持高标准,只做干净茶。茶园里,茶叶检测非常严苛,各项检测项目达到了583项,确保茶叶健康干净。此外茶园土壤育肥用的肥料全部是生物有机肥。由于黄金芽茶叶产量有限,价格高的时候茶叶能卖到两万一斤。
瓮安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红缨
黄红缨说:“虽说目前投入大一点,但是它可持续发展。茶园污染了,三十年都回不了头,付出了,大自然就会回馈你。”
如今,瓮安黄金芽远销欧洲、中东迪拜、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为建中镇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个,年人均增收15000多元。
茶园里的采茶工人每人每天能采茶30到40斤,每月工资能领到3000多元。
随着事业的发展,现在黄红缨已经成立了四家专业合作社,开展了15期农业技能培训。此外她通过联合担保授信,帮助中小茶企融资630万元,与他们一起带动了更多群众实现增收。
果水村坐落在茶园附近,很多人以前都要出去务工。后来随着茶山一座连一座出现,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返回家乡,赖红建就在其中。
记者来到建中镇果水村村民赖红建家采访,赖红建告诉记者:“采春茶的时候计件来算,家里两个人一个月能收入1万多块钱。”
赖红建现在住的三层小楼,是夫妻俩用打工积蓄和茶山务工收入建起来的,他的家里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生活条件比以前有明显改善。
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村民 赖红建
赖红建:“在家里感觉上也会好一点,大家说远走不如近爬坡,现在就是这样的。”
最近,由广州市对口帮扶瓮安县的精制茶叶加工厂已经开始设备调试了,预计明年投产。届时,建中镇的茶叶产量将大幅提升,新增劳动务工20多万人次,务工期也将从原来的110天增加到10个月,人均年收入将从10000元增加到30000元。
瓮安县现有茶园面积20.8万亩,茶叶生产企业71家。2021年预计实现茶叶总产量1.51万吨,产值18.6亿元,带动就业3.5万人。未来,瓮安将通过着力打造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旅深度融合等手段,在2025年实现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产值22亿元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