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清镇 | 告别“煤饭碗” 吃上“生态饭”

贵阳学习平台 | 2021-01-14 09:0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煤矿富了一群人;一个产业美了一座城。”

这里被誉为“高原明珠·滨湖新城”,森林覆盖率达到48.64%,是贵州省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入选2020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它就是贵州省清镇市。

近年来,清镇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去产能、优结构、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今,“生态文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目前,清镇市现有煤矿6座,比2019年减少了2座,减少的2座煤矿分别是2020年8月份被关停的暗流镇胡家田煤矿、新店镇齐心煤矿。

关停煤矿,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清镇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山地、丘陵居多,耕田较少,土壤贫瘠,制约了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但是,在这一块神奇的土地上却蕴藏着铝土矿、硫铁矿、煤等30多种矿产资源。

在清镇市暗流镇、新店镇等两地的大山下,同样埋藏着煤炭等矿产资源。据统计,暗流镇胡家田煤矿年产量9万吨,每年可为当地财政创造税收200余万元;新店镇齐心煤矿年产量30吨,每年可为当地财政创造税收500余万元。这2座煤矿都是当地的重点企业和主要税收来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5月份,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有序退出方案》,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省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关闭退出。其中,暗流镇胡家田煤矿、新店镇齐心煤矿等2座煤矿就在被关停的范围内。

关停的煤矿

为完成全市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关闭退出的任务,清镇市聚焦目标任务,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打通堵点、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煤矿企业召开现场协调会,主动配合贵州省、贵阳市等相关部门于2020年8月份完成了胡家田煤矿、齐心煤矿等2座煤矿关闭的任务,并通过了省、市有关工作组的验收,淘汰落后产能共计39万吨。同时,也对被关停的这2座煤矿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了政策奖补,共计600余万元,用于安置职工、企业转产、化解债务等支出。

在胡家田煤矿关停的过程中,曾遇到当地老百姓的极力阻挠。而这背后的原因是煤矿的开采造成了矿区周边的18户农户的住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房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们先后上政府、跑法院、闹信访,成为社会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暗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化被动接访为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积极协商相关企业进行赔偿,并对房屋进行修补加固,确保了煤矿的顺利关停。

“小煤矿历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灾区,此次被关停的胡家田煤矿和齐心煤矿都属于小型瓦斯矿井,再加上安全投入不足、采煤工艺简单、生产设施设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都大大增加了煤矿的安全风险。”据清镇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商业学介绍,通过关停一些小煤矿,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了安全风险,同时也淘汰了落后产能,释放了先进产能,实现煤炭供给足、结构优。

“胡家田煤矿是暗流镇的重大安全风险源,也是安全生产重点监管的对象。”暗流镇安监站负责人张全启说,如今,煤矿被关停了,重大风险源也跟着消失了,现在暗流镇更加安全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监管上。

清镇市通过关停一些小型煤矿,筑牢了安全屏障,守护了大山深处的安宁,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益。

靶向施策,写好煤矿退出的后半篇文章

为了严防被关停的煤矿“死灰复燃”,清镇市持续深化“打非治违”工作,建机制、堵漏洞、补短板,切实加强对暗流镇胡家田煤矿、新店镇齐心煤矿等被关停煤矿的监管,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回头看行动,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等违法犯罪行为,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清镇市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同时,以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强整合技改扩能煤矿安全监管,对不按批复设计施工、边建设边生产的,取消整合技改资格。

此外,暗流镇胡家田煤矿因大面积开采煤炭资源,也造成了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暗流镇将此处煤矿列为地质灾害点进行管理,安排专人加强日常巡查、监测。

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给当地政府增加税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清镇市委、市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清镇市矿山生态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全市“生态例会”进行研究和调度。根据“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胡家田煤矿、齐心煤矿等煤矿对矿区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据了解,这2座煤矿已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20余亩,植树1000余棵,封闭填充井筒4眼。下一步,清镇市自然资源局将对这2座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实地核查验收。通过治理以后,矿区周边的环境面貌已“焕然一新”。

主动应变,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以清镇市暗流镇为例:没了“煤饭碗”,如何发展经济成为摆在暗流镇党委、政府面前亟须书写的一份答卷。该镇不等不靠,而是积极谋划,主动应变,紧紧围绕清镇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枫蔬果畜”四大主导产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自然地理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增加了新动能、激发了新活力;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元宝枫,目前已种植5200余亩。据了解,元宝枫抗逆性和适应性很强,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而且十分适合清镇的土壤气候条件。通过栽种元宝枫,不仅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有效治理了石漠化,还减少了水土流失的面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越扮越靓”。

种植的元宝枫

据了解,清镇市暗流镇共有364家农户种植元宝枫。为最大程度增加农户的收入,该镇实行“林上元宝枫+林下套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预计可带动当地农户就业15000人次,为农户增收1万余元,解决了群众就业致富的难题。同时,摒弃了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老百姓搭建了“致富桥”,当地群众实现了摘贫帽、鼓荷包、奔小康。

现如今,清镇市暗流镇通过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实现了“凤凰涅槃”,绘制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作者:张红梅 侯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