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蔡远方:“愚公”追梦

文旅中国 | 2022-05-16 20:01

诗人蔡远方:“愚公”追梦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当代世界出版社倾力打造、推出蔡远方先生四千行史诗《追梦》,引起读者强烈反响。

开卷先序,书房之乐。《追梦》之序是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先生生前所作,题为《愚公造山》。序曰:“昔日曹雪芹抱病北京西山小屋,书就不世之作;今日‘愚公'蔡远方蜗居北京樱桃园‘独书斋',十五载用墨如缸,耐得孤独寂寞,两耳不闻喧闹,一心彩绘中华;独书斋联:‘身无半亩忧天下,家徒四壁汉唐诗。'可敬可叹!乃当代‘愚公'也。”笔者忝为曹雪芹纪念馆馆长,对曹雪芹心血之著颇有心得。前夜吟读《追梦》,未诗先序,对蔡远方先生敬佩之心已油然而生。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志复兴,百年奋斗,才使今日华夏沧桑巨变,盛世辉煌。正如蔡远方先生在《追梦》自序语:“人,从历史中走来,最终归于历史。历史,是永不消散的记忆。鉴昨知今,足慰前人,足醒今人。”中国共产党行进了世纪征程,蔡远方先生自觉地担当起了这份历史重任——以史诗记录下“不朽的史诗”。

十五年斟字酌句,十五载伏案疾书;放声歌咏中国共产党,激情诵唱中国人民的伟大功绩,蔡远方先生可称得上是新时代的文化战士。在四千行诗文中,他从容自信,彰显大国气象,展示了大家风范。他以史诗的形式,用宏大的空间构架,追溯中华五千年文脉,精述中华五千年历史,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不屈奋斗的复兴志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在不断地求索:求索复兴,求索中兴,求索民强、军强、国强。十五年来,蔡远方先生的手中之笔亦在求索:求索追梦,求索筑梦,求索圆梦。求索中,他先自觉地经过了“心灵之砧的锻造,把自己锻造成一把与读者心灵沟通的钥匙”,把自己对历史的探索与认知,把自己满满正能量的价值观,输送给中国读者,输送给世界读者——这也是蔡远方先生把《追梦》创作成汉、英对照双语版的赤诚初心。

《追梦》贡献给读者的信息量,如同一个现、当代史博物馆。当今,博物馆的展览布置,多使用“互联网”思维:把一个历史事件与同时间不同空间,或同空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做比较,交相互映。蔡远方先生就是用了“互联网”思维,站在地球顶端俯瞰世界,古今中外,纵横捭阖,吟成诗文。灵性使然,《追梦》的回响,蕴含着洪钟大吕、震耳发聩的感染力,使人醒神清心。

古有曹雪芹以十年病躯著就中华巨著《红楼梦》,传世不朽;今朝蔡远方先生用十五个春秋的生命时光谱诗《追梦》,可称得上是一位追梦“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