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校园篮球文化由来已久
日前,火出圈的“村BA”再次拉开战幕,而凯里首届“校BA”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自3月21日开赛以来,凯里市2023年中小学生首届校BA“邮储银行”杯男子篮球联赛引来了各方关注,比赛现场也是座无虚席。接下来,全市各中小学男子篮球队将按照比赛场次顺序打响“战役”。
凯里的“校BA”为何受关注?点燃“校BA”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凯里市部分中小学。
“我们学校有比较浓厚的篮球氛围,学校也很重视这一良好的体育现象,把篮球运动作为本校体育群体活动和全民健身的突破口来抓,努力办出我校体育特色。”在凯里一中篮球场,篮球教练吴如勇看着正在挥洒汗水练习投篮的学生说。
“学校一直有举办篮球比赛的传统,每一年都会举办‘迎新杯’篮球比赛,应该有20多年了吧。我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能和优势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让他们可以扬长补短......”说到篮球运动和篮球比赛,吴教练滔滔不绝。
长期以来,凯里市注重“体”与“育”相结合,落实体育育人,把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的育人价值,从2014年就开始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凯里市各中小学也通过一系列的校园篮球校级联赛、班级联赛和篮球社团活动及运动队训练等形式发展校园篮球运动,形成了浓厚的校园篮球氛围。
“我们连续做了五届校园小篮球联赛,学校也有篮球社团。我们也积极和校外篮球俱乐部合作,实现俱乐部进校园1.5小时。我们的篮球校队采取8岁、10岁、12岁的梯队培养模式......”对于发展校园篮球运动和弘扬校园篮球文化,凯里四小体卫艺办副主任罗国锋如数家珍。
图为凯里四小荣誉室
据了解,凯里四小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努力提高校篮球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成立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篮球运动开展的管理;做好篮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举行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和篮球特色周;开展篮球运动的教育科研活动;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等。
凯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公办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开怀街道辖区村寨及上马石、城东移民小区。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年年有比赛、村村有球队、人人是球迷的凯里乡村。
“我们的学生非常热爱打篮球,我们也在去年新建了标准篮球场,还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凯里十四中副校长王文广说。
依托乡村篮球这片“沃土”,凯里市以传统特色篮球文化为纽带,让体育精神扎根于每个角落,让更多的孩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体育文化赋能“学在凯里”教育品牌。
2020年,凯里一中、凯里二中、凯里四小、凯里五小、凯里七小、凯里十四小、凯里实验高级中学等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称号。
2022年全省中学生三人制篮球赛中,凯里市代表黔东南队获得女子乙组冠军,女子甲组亚军,男子甲组季军。
凯里一中、实验高中、凯里四小荣获2018-2022年全省体育先进集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凯里市坚持落实“五育并举”,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下一步,我们加大力度完善体育设施,多元化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光耀说。
图文来源:时政凯里
视频来源:凯里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