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湾区到苗岭:两对教师夫妻的支教人生与教育担当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 2025-10-25 10:43

在东西部协作的温暖浪潮下,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第三中学成为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组团式帮扶的生动实践地。今年,6位教师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支教,其中不乏夫妻携手,甚至带着老人和孩子一同前来的动人场景,共同谱写着协作赞歌。何佳恒、陈丹夫妻与黄乙航、古情霞夫妇便是典型代表。

何佳恒在课堂上

陈丹在课堂上

“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谢谢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讲函数概念这一节。”随着简短而庄重的上课仪式结束,晴隆三中副校长何佳恒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教学课程。尽管身为副校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他总能挤出时间走上讲台,且充满活力。

何佳恒的母亲(中)带着孙子(右)在市场买菜

何佳恒来自四川的一个贫困县,从小在大山里面长大,毕业后到广东工作已有20年。今年,他很荣幸来到贵州晴隆县第三中学支教。“我来到晴隆,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接下来的支教时间里,我会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晴隆三中的发展添砖加瓦。”何佳恒满怀深情地说。

丈夫在前方拼搏,妻子陈丹也不甘落后,这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无私支持和默默奉献。陈丹是晴隆三中副校长,也是何佳恒的妻子。她表示:“我婆婆跟着我们来到这边,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家务,包括接送小孩。我还有一个大的孩子在大湾那边上高一,我公公也全力以赴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我非常感谢两位老人家。最初我只是想体验一下生活,但真正来到这边才感觉到责任重大。我会继续扎根课堂,把大亚湾那边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用在晴隆三中,为晴隆三中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在何佳恒、陈丹夫妻辛勤付出的同时,黄乙航、古情霞夫妇也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来支教,他们付出了不少努力。黄乙航和古情霞在大亚湾一中工作已接近20年,今年孩子高考后即将上大学,黄乙航便提出夫妻二人来这边支教体验生活,了解这边教育状态的想法。

黄乙航在课堂上

古情霞在课堂上

古情霞回忆申请支教的过程时说:“很多人申请,当时校领导跟我们说要按打分定名额,最后没想到两个人都申请上了。副校长通知申请到了,我们非常开心。”

通过学校组织的家访活动,黄乙航、古情霞对大山里的孩子有了更深入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支教工作的决心。黄乙航说:“去了将近10家,小孩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所以感觉来这边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平时要对他们更多一些关爱,特别是在习惯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方面。”

家访路上

家访(右一为陈志武)

大亚湾一中副校长、晴隆三中校长陈志武表示:“我们来支教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家访。老师进入大山看到孩子们的家庭后,内心触动很大,会更加用心用情教学。很多老师支教结束后,还会继续对接帮扶孩子们。今后,我会继续把家访工作作为支教重要内容,持续做好。”

自2022年以来,大亚湾区已派遣3批共19名教师到晴隆三中支教。在他们的倾情帮扶下,晴隆三中高考本科上线率由2022年的2.9%跃升至2025年的45.39%,净增42.49个百分点。

黄乙航(左)在家访

记者:黔西南台 孔令相 邓洪涛 晴隆融媒 戴毅 白永林 

编辑:王明娅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