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生活方式癌”,不知你沾上了吗?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2024-08-02 13:07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正式提出健康基石的16字格言,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在此健康宣言原则下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癌症病人中“生活方式癌”所占的比例高达80%。“生活方式癌”即不健康的衣食住行所引起的癌症。每人身上均有原癌基因,一般处于封闭状态,但如果发生了某种特别情况,使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抗癌基因丢失了,人就会患上癌症。其外因基本来自于人们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随着现在肿瘤患者的日趋增多及趋向年轻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肿瘤显得非常重要。

专业指导: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驻黔专家胡玥主任


一、饮食与肿瘤

随着对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很多肿瘤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例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胃癌和肝癌发病率最高国家,当他们移民到美国,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后,这两种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这些移民同美国公民一样,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因此虽然饮食不是影响肿瘤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绝对是很重要的诱因。

以消化道肿瘤为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盐、熏制、腌渍食物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风干的咸肉和腌渍的蔬菜致癌作用可能与食物中含有的高盐及硝酸盐有关。高盐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表现为粘膜变性坏死及糜烂灶形成,长期高盐饮食可使胃粘膜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乃至癌变。亚硝基化合物是一大类化学致癌物。烟熏食物中含有与烟草中相同的致癌物3,4-苯并芘,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同时研究也显示胃癌高发区居民饮食结构中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胃癌的发生呈负相关。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重要的维生素及香豆素、黄酮类、异黄酮类、植物固醇等复杂的复合物,如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等能抑制硝酸盐向亚硝酸盐转化这一内源性的过程。

消化道另一常见肿瘤大肠癌也与饮食密切相关。全球范围调查显示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低维生素的摄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均与大肠癌息息相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热能的食物来源中,脂肪能量不宜超过30%。

虽然,在合理膳食与肿瘤的发生关系的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学者及研究人员的进一步验证,但是从预防为主观点出发,依据现有资料提出相对比较科学的膳食指导原则:膳食符合营养平衡的要求;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摄取适量的新鲜瓜果及蔬菜;不吃被霉菌、细菌毒素、农药等污染的食品;不吃烧焦食品,少吃腌渍、烟熏、煎炸食品;适当增加维生素、食物纤维、微量元素摄入;进食要细嚼慢咽,不要食过热、过粗食物。

二、运动与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大约1/3的乳癌、泌尿和消化系统肿瘤归咎于肥胖和缺乏运动。肥胖人群癌症发病危险性增高,同时可能与激素分泌方面的变化有关,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如雌激素为乳癌和子宫内膜癌的促进因子,运动可使某些性激素分泌减少。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殖激素与癌症密切相关,人们从年轻时就开始运动可明显减低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坐位时间的延长,发生卵巢上皮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多数研究认为,轻中度的体力活动、规律锻炼、绝经后女性每天锻炼超过90分钟,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运动还能降低泌尿系统肿瘤发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运动能降低肾细胞癌发生的可能性。美国加州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进行体力锻炼或体力劳动的人群大肠癌的危险度明显降低。

适度的运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理论上免疫系统的增强势必影响到机体对某些疾病包括肿瘤的抵御能力。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实验均表明运动能预防癌症,也有报道认为运动可通过增强NK、单核-巨噬细胞的活性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因此适量的、经常性的、规律性的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许多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危险,增加体力活动逐步成为人们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三、情绪与肿瘤

情绪,中医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太过或不及能引起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肿瘤也不例外。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独、矛盾、抑郁和失望情境中的人、或克制自己的情感、不敢发泄愤怒,多愁善虑及常怀不满情绪者,较易患恶性肿瘤。例如乳腺癌,中医早有记载与情志有关,《外科正宗》:“忧郁伤肝,思虑伤脾,所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塞,聚结成核,故生乳岩。”现代研究表明,当强烈的精神刺激使人丧失应对能力而表现出抑郁、沮丧的情绪时,会促使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过度,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机体的正常细胞就有可能发生癌变。有学者还发现,情绪极度沮丧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免疫功能下降。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绪,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诚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癌症研究所所长约翰●卡茨伯格所说:“如果人们从儿童时期就学会克服紧张心理的话,癌症的发生就会相应地减低。”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些负性生活事件之后,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缓解精神压力,尽量宣泄和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四、烟酒与肿瘤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烟酒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造成人类死亡的最高因素之一。

吸烟,作为肿瘤危险因素已被广泛证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90%的肺癌患者具有吸烟的习惯。英国的Peto研究表示,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的16倍。如果开始吸烟的年龄在15岁以前者,其患肺癌的概率将提高到30倍以上。同时吸烟也促进了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形成。烟草中的主要致癌成分有尼古丁、多芳香烃、亚硝胺等,尼古丁的致癌机制通过影响多种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通路受到限制,血管生成通路的增加等,可促进肿瘤的发生。而且烟草不仅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同样影响了肿瘤病人的治疗反应。最新研究表明,吸烟者会导致细胞对肿瘤药物敏感性降低,造成药物抵抗。体内和体外研究均表明,烟气中还有某种成分会造成肿瘤细胞生长能力增加,对肿瘤药物的抵抗性增加,敏感性降低,从而造成药物作用的失败。

酒精引发肿瘤的作用一般认为是其代谢产物乙醛对细胞局部环境的影响,而酒精本身也具有抑制DNA甲基化的作用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北美约15%的肝癌与饮酒有关。有研究报道,乳腺癌危险性随着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消耗酒精增加10g,乳腺癌危险性增加7%。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相关,恶性肿瘤离我们那么近,每个人的身边或许都有过肿瘤患者,肿瘤给患者自身及家人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损失是无法想象的,虽然随着现在医学手段的不断更新,肿瘤的治疗有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生存期也得到了延长,但是相比其他疾病死亡率还是很高,所以预防肿瘤的发生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肿瘤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只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将肿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肿瘤患者也能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驻黔专家

胡 玥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师从国家名中医刘沈林教授,江苏省名中医王瑞平教授。

擅长消化道肿瘤、肺癌、妇科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开设了淋巴水肿专病门诊。

坐诊时间:7月—9月


坐诊时间及预约挂号

坐诊时间:

7月—9月

预约方式:

方法一:电话预约挂号

0851-82269999

方法二:扫码预约挂号

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