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贵州 | 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已达到30群突破200只
随着遵义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黑叶猴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区域逐渐扩大,数量逐年攀升,目前已达到30群突破200只。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绥阳县境内,是长江水系乌江支流芙蓉江的主要发源地,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亮叶水青冈林为主体的典型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红腹锦鸡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以及大量野生珍稀动植物。这里也是黑叶猴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区先后实施了居民搬迁、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等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调查数据显示,1995年,该保护区黑叶猴数量仅有80只左右。近年来,保护区黑叶猴种群规模逐年攀升,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黑叶猴分布地。
黑叶猴是喀斯特生态系统中特有的灵长类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全球野生黑叶猴数量仅有1800至2000只左右,其中1700只左右生活在中国。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生活着近600只黑叶猴,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
黑叶猴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又被叫作乌猿,主要分布栖息于我国的贵州、广西、重庆三地,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但与金丝猴、猕猴等灵长类多由几个家庭组成的大群居生活不同,黑叶猴群是以单一家庭为单位,一般只有3至10只。黑叶猴白天在森林里觅食、生活,晚上夜宿于岩洞,是典型的岩洞栖息动物,也是喀斯特石山生境的指示物种。(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