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Live预告 | 《悉达多》译者姜乙做客精读堂:永远“年轻”的黑塞
动静Live准备了很多问题要抛向姜乙,你的问题可以在文末留言,动静Live将帮你带到现场。
2024年度的精读堂即将拉开序幕,这个由贵州省文学院主办的深度阅读品牌不知不觉已经陪伴贵州读者七年之久。动静Live也将到场,通过直播让也闲书局店里装不下的读者们都能一同进入或靠近文学的世界。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画家。
14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的神学院,后因不堪忍受其中的教育方式而逃离,也曾在痛苦中尝试过自杀并被送进精神病院。成年后,文学成为黑塞通向内心的坚定道路。
1904年,黑塞以《彼得·卡门青》确立了文坛地位,其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家庭、情感巨变带来的创作困境与健康问题,但依然创作出大量佳作,他的作品《荒原狼》《悉达多》《德米安》等吸引了几代读者,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出版多达七百四十二种译本,黑塞成为世界读者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黑塞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正如托马斯·曼所言: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
1946年,黑塞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我愿看到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可爱世界上,所有形式和色彩的多样化能够长久存在。如此多的种族、如此多的民族、如此多的语言、如此多样的态度与观念能够并存,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黑塞尤其欣赏中国文化,他曾说:“在西方哲学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以及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但他们对我的影响都没有印度哲学和稍后的中国哲学那样大。”而中国文化又是那样深刻地渗透于黑塞的创作,以至于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庄子、易经、李白、杜甫等等中国文化元素。还有中国读者在他的作品中读出了似曾相识之感,甚至不禁感叹:黑塞怎么像个中国作家!
“奋争出壳的鸟”出自《德米安》。书中写到,“鸟奋争出壳,壳就是世界。谁若要诞生,就必须毁掉世界”。富有哲理的一句箴言,让人浮想联翩。海明威也曾说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黑塞终生都在追问“自我”,探索通向内心之路。对于很多读者而言,黑塞的书不失为一味解脱痛苦的良方,使人们勇气倍增地继续上路。而值得一提的是,黑塞的读者年龄跨度非常大,或许不论是青年还是中年,甚至老年,都能在黑塞的书中找到自己。
当然,我们相信本场讲座的吸引力还有相当部分来自译者。没错,第58期精读堂邀请到了姜乙。
她将携译著《悉达多》《荒原狼》《德米安》来到贵阳,谈黑塞的作品,他的古典精神与现代意义,谈他对寻找真实自我的执着,谈他和他的作品与荣格心理学的关系,也谈他终身热爱并对他的写作产生深远影响的音乐。
在网络世界,姜乙只留下最简约的自我介绍:“姜乙,女,先后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现居北京。”而在豆瓣上,有读者留下这样的评论——
黑塞最为中国人熟知的作品可能是《悉达多》,我读过两个不同的译本,最直接的感受是姜乙的译本更贴近诗歌,阅读的过程会让人情不自禁读出声来,那种语言节奏和韵律是有呼吸感的。
动静Live准备了很多问题要带到精读堂抛向姜乙,你会来活动现场吗?当然,大家如果不能到场却也有问题想提出,可以在文末留言,动静Live将帮你把问题带到现场。
如果你想买到这几本书,可以到也闲书局实地购买,也可以通过“动静”网上购买,我们没有折扣,但是会送上小小的伴手礼。
伴手礼↑↑↑
那么,1月27日,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