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孔学堂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知识呢?进来瞧瞧吧!

影视文艺频道 | 2021-05-21 10:11

图片来源:网络

人和一般动物的本质区别何在?

徐圻教授的观点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或者说,人高于、超越于动物的根本特点在于,人的行为除了“顺其自然”这一面外,还有另一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面,那就是人的行为可以是非自然、反自然、超自然的。而一般动物的行为则完全出于本能。

图片来源:网络

社会生活无不处于法律和道德这两大约束之下,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律”和“他律”这两种行为规范。但是,最能够体现人类行为的高级、高尚、高远、“脱离低级趣味”的,仅仅在于道德这个精神领域。

图片来源:网络

人的行为一定具有自觉性、选择性和律己性,必须受制于内心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徐圻教授通过对“律己”和“律他”的学理分析和实践诠释,说明了在“利益驱动”的市场环境下道德约束的意义、地位、作用和限度,说明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命题所具有的普适性和永恒价值。

这无疑是一场哲学层次的学术讲座,但它体现了徐圻教授一贯的风格:高大上与接地气相互融合,学理探讨与现实关切相互贯通。这是一场触及心灵的交流,值得期待。

-时间-

2021年5月22日(周六)

09:30—12:10

-主题-

社会生活中的“律己”和“律他”
谈市场环境下的道德约束

图片

主讲人:徐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曾担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贵阳孔学堂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出版学术专著1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是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既是一套哲理体系,也是一套生活经验感受和升华体系。阳明以自己的人生为哲学提供滋养,以自己的哲学为人生画龙点睛。哲学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哲学。他“活”他的哲学

图片来源:网络

心即理,意味着人心包含着世界的全部答案,知行合一揭示出认知的实践要求。致良知让我们良知圆满完善的德性内涵,四句教促使我们思考人生的恶从何出来,如何克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体现了阳明心学的博大胸襟。当代人的生命,不可缺少心学的滋润。敬请期待!

“阳明文化”专题,精彩继续!

-时间-

2021年5月23日(周日)

09:30—12:10

-主题-

阳明心学的生活意义

——“阳明文化”专题(四十二)

图片

主讲人:乔清举,中央党校督学(二级巡视员,2017年9月)、教授(1999年)、博导,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项目专家,中国现代哲学学会会长、冯友兰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对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现代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问题有深入研究,懂英、日、德、韩等四国语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项目等十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中、英、日、韩语种论文150余篇;主编和撰写《湛若水哲学思想研究》、《金岳霖新儒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史简明教程》、《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河流的文化生命》、《儒家生态文化》、《儒家生态思想通论》等专著十余部;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等研究领域居于国内国际前沿地位。2005、2015年两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岳霖学术奖”,2020年获得岳麓书院、凤凰网“全球国学研究成果奖”。

为配合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群集聚,现每期讲座仅面向社会征集听众100名,先报先得!烦请报名成功的听众朋友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佩戴口罩,准时到达、测量体温、扫码进场、隔空就座,谢谢!

-报名方式-

1.微信报名:用户在微信搜索“孔学堂”,或手动输入微信号:gyconfucianism,添加并关注“孔学堂”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讲座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适用于高校学生听课修学分及市民网络报名);
2.现场报名:市民可前往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活动科进行现场报名;
3.市民报名咨询电话:0851-83617687
4.微信报名后台咨询电话0851-84726170

-报名时间-

5月18日——5月21日

(上午:09:30—12:00
下午:13:30—16:30)

-地点-

明德厅

-温馨提示-

  1.为更好地做好公益讲座的组织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请各位听众配合做好讲座报名工作,务必报名后参与,便于我们及时掌握人数。长期报名参与的听众,我们将不定期地馈赠溪山踏歌行系列音乐会门票。

  2.报名成功的听众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与,请及时在微信后台取消报名(格式为姓名+取消+讲座日期,如张三+取消+10月20日)。

  3.讲座结束后,市民可将自己听完讲座的感悟和见解发送至孔学堂邮箱(3126902790@qq.com),优秀的文章我们将在孔学堂微信公众号和官网进行刊登,另外还可以加入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听众交流QQ群进行讨论,群号为:15953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