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先锋团】集体展播-毕节篇丨科技创新 巾帼风采
以科技之刃,辟未来之路
以团结之力,展巾帼风采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贵州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
集体基本情况:总人数8人,女性人数5人
主要创新领域:食品杀菌与风味保持
所属领域:食品加工
贵州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共有成员8名,其中女性5名。该团队以食品加工为基础、以食品杀菌与风味保持为主要创新领域,将家禽、食用菌、魔芋等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食品产品。
目前该团队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4项;食用菌鸡汤(红托竹荪鸡汤)预制菜研制项目获省级科研项目立项。团队充分挖掘纳雍县生态特色农产品,成功研发“小尚罐”辣子鸡、竹荪鸡汤、香辣伞菌、“滚山鸡”卤味系列产品、“纳味鲜”魔芋素食系列产品等 20 余款预制菜、食品产品;其中辣子鸡产品获“黔系列”品牌产品称号、卤鸡产品获深圳标准促进会“圳品认证”、滚山鸡系列产品获中国-深圳(第7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在美国、香港、尼日利亚注册“ROCK CHICKEN 滚山鸡甜酸辣椒酱”商标,调味品成功出口美国;正在推进鳝鱼煲仔罐头出口美国。
近年来,团队助力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1、ISO22000、HACCP、美国FDA等体系认证;获商务部重点联系预制菜市场创新发展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预制菜专委会成员单位、第二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试点。为促进全县传统养殖业提档升级、生态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注入巾帼科技力量。
主要事迹或奖项:
1、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黔菜预制菜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贵州省教育厅);
2、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食用菌鸡汤(红托竹荪鸡汤)预制菜研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3、“滚山鸡辣子鸡”获2021年中国-深圳(第7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毕节市科学技术协会
集体基本情况:总人数25人,女性人数16人
主要创新领域:科技创新、科学普及
所属领域:自然科学
毕节市科学技术协会共有干部职工25人,其中女性16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64%,3名领导班子成员和1名二级调研员均为女性,是一支由女性构成主要力量的巾帼科技队伍。
迄今为止,该团队承办全国学术交流活动2场、全省学术交流活动4场,举办市级学术交流会活动34场。组织企事业科技工作者参加创新方法大赛,获全国奖项4个、省级奖项22个。组建1438人毕节市科普专家团,分设10个专业领域分团,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宣讲服务3000余场次;推动毕节市科普中国信息员月活量增加至5.9万人,开展科普传播分享服务62.8万次;推动科技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科技志愿者达2万余人,名列全省第一。
团队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连续举办五届毕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两届毕节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评出各类奖项1510个。组织参加世界机器人锦标赛获奖3项,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等各类活动,获国家级奖项64个、省级奖项899个,为全市140余万中小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依托毕节市科技馆,配合国家“双减”政策,探索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以科普进校园、青少年走进科技馆,“双进”助力“双减”,举办科学家精神、国防教育、疫情防控等展览20余次,接待观众30余万人次。由巾帼科协人组成的讲解团队不断创新讲解方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互动体验、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科技知识,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该团队还承办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毕节行”、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秘书长沙龙、“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服务贵州行”等活动。争取到“天宫课堂”第二课贵州省唯一连线地资格,1万余名青少年参加活动,150名青少年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现场连线互动。
主要事迹或奖项:
1、2021年7月,获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评为第36届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
2、2022年11月在贵州省第七届少儿手绘地图大赛和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3、2023年12月,获中国科协办公厅评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