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榕江到荔波 | 体验苗、侗、水族风情,快来这条美食旅游高速打卡!
全长67公里, 双向4车道, 荔榕高速1月10日开通, 荔波到榕江只要1小时!
王炳真 摄
荔波至榕江高速已于2018年12月30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原定于同年12月31日通车,但因为天气等原因,一直没有开通运营,正式开通日期推迟至1月11日,据悉,从1月11日零时(10日晚上24时后)开始收费运营。
荔榕高速,穿越在贵州黔南州荔波县和黔东南州榕江县山区的苗、侗、水、布依等民族传统村寨,沿线原生态美景和壮丽山川将成为游客旅行观光的好去处,建成通车后也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经济增收脱贫致富。
那就赶快来看一看这条路线
有哪些值得大家去游玩的景点
和好吃的美食叭~
王炳真 摄
旅 游 景 点 篇
榕江月亮山
月亮山位于榕江县境内,是传说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因地理位置极其偏僻,至今仍保存着3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居住在这里的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自耕自织,同大自然和谐共存。
位于榕江县城主大街古州中路西侧。1930年4月30日,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红七军攻克古州城(现榕江县城),军部就设在这里。这里原为清代古州总兵署,又称镇台衙门。现为陈列馆。陈列展出反映红七军战斗历程的实物、图片和其它的文物。后院有一株古榕树,枝叶繁茂。
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是一片远离尘埃与喧闹的净土,是一处让疲惫心灵得以憩息的最美家园。大利四面青山,古林苍苍,翠竹连片,寨外有古楠木林,遮天蔽日。人们称之为"深山明珠"全村全部为侗族。寨子充分体现了侗族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老人护村,古木佑寨"的传统理念。
古州老街
"三江汇流,百年木商"。中河古街因便利的都柳江航运而兴起,因商旅发达而繁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古街的古贸易市场,运进来的大多是手工产品,运出去的是木材、桐油、稻米、香禾糯以及侗布、兽皮、蓝靛、香菌等土特产。
乌公侗寨
乌公侗寨是侗族典型村寨代表,是贵州省魅力侗寨,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它位于榕江县寨蒿镇北部,距离县城5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它地处雷公山脉的籁子坡脚,四面群山环抱,海拔380米,清澈的瑞里河水蜿蜒绕寨前而过,侗家木屋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掩映在古榕翠竹之中。
乐里七十二侗寨斗牛城
乐里七十二侗寨斗牛城位于榕江县北部,距乐里镇政府1公里,是集斗牛文化、侗族民俗文化、种草养畜农业观光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综合体,斗牛城是贵州七十二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公司打造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项目,有能容纳5万人的全亚洲最大斗牛场。
小丹江苗寨
小丹江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脚下,是贵州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2014年,被国家民委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是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的"环雷公山旅游精品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自驾游的首选地。
荔 波
荔波地处贵州高原南部,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荔波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民风朴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景观奇特秀美。2007年荔波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小七孔景区
集山、水、洞、林、瀑、湖、石多种景观于一体,融雄、奇、险、秀、美为一炉,玲珑秀丽、美仑美奂,人称"超级盆景"。
大七孔景区
大七孔景区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特色的景区。景观神奇,气势磅礴是大七孔风景区的显著个性。
水春河
水春河位于荔波县东部,距县城3公里,是樟江上游一轴长达十三公里的峡谷丹青画卷。峡谷两岸险峰夹峙,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
茂兰自然保护区
茂兰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域。
冰雪水世界
冰雪水世界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县城新区,总用地面积约为500亩,是一个集冰雪世界,水上乐园为一体的西南最大、最富特色、最美的主题乐园。地址:荔波县玉屏街道红船路3号(荔波县政府旁)
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国家AAA级景区。是一个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贵州荔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为一体,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地址:荔波县城内官塘桥附近。
樟江风光带
水春河出白岩峡口后,改称樟江。樟江绕县城而过,款款前行,恰似一位才貌俱佳的少妇,一路抒发内心的浪花,吟诗描画,遗下一路名画佳句:沿河田畴如画,两岸黛峰如屏,布依村落依山傍水,犬吠鸡鸣,远山观音峰雾霭缭绕,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瑶山古寨
瑶山古寨距小七孔景区仅3公里,是白裤瑶的主要聚居地。自然村寨保存完好,浓郁多彩的瑶族民俗民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是人们体验和感受瑶族文化的理想之地。
除保留着原始的氏族公社组织外,还保留村落自己的原始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射箭、猴鼓舞、刺绣等项目)。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以其独特的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风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美 食 篇
榕 江
榕江民族成份多,主体民族有侗、苗、汉、水、瑶,而且民族支系亦多,各民族各支系都有着特殊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融和发展演变,形成了榕江独特的饮食文化。
小香鸡
榕江小香鸡形体较小,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高,肉质细嫩味鲜美。小香鸡采取放养方式,鸡群以林地杂草和虫害为食,形成天然优质香鸡。榕江小香鸡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牛瘪、羊瘪
侗家人认为,"鸡吃百虫药在脑,牛(羊)吃百草药在瘪"。牛瘪或羊瘪,就是人们将牛(羊)宰杀后,把牛(羊)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羊)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这道菜听起来很倒胃口,但吃起来,绝对和胃口。牛(羊)瘪不仅味美,而且可治肠胃病。
榕江卷粉
榕江卷粉外型好像一颗软绵绵的小枕头,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配料十分讲究。将瘦肉、窝笋、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炒熟备用。先从粉盘上剥下来的圆盘粉,平铺于桌上,根据需要,从中划破成若干小块"三角"形,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包裹起来,成一小长形圆筒状,便成了卷粉。
腌 鱼
腌鱼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珍味,含有人工无法合成的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健胃、助消化。榕江腌鱼制作工艺讲究。将稻田里的鲤鱼剖开取出内脏,用盐腌渍后,将糯米饭、辣椒粉、花椒等拌匀,塞入鱼腹,然后将鱼放入坛子,密封1个月后即可取出食用。腌制10年以上的腌鱼还可以治肠肠炎、止泻,特别是病后或产后食欲不振,吃腌鱼能增强食欲,振奋精神。切成块的腌鱼,表皮一般都有一层红红的辣椒。嚼起来比较绵软,比较咸,便却有一股淡淡的香气。榕江腌鱼有香甜型和香辣型两种,香味浓厚,可煎吃可烧吃。
榕江美食当然还有很多。清水煮河鱼、酸汤鱼、烧鱼、冻鱼、糟辣鱼、腌肉、红肉、包笋菜、豆腐卤、水豆豉、老腌菜、水芋粉、麻栗豆腐、魔芋豆腐、腌蕨菜、酸藠头、笋子粑等。
榕江的特色风味小吃还有米粉、葵花粉、凉粉、米豆腐、芋头糕、汤圆、马打滚、油炸粑、豆面粑、包心粑、三月粑、血灌粑、乌米饭、黄米饭、糖糕、什锦糕、侗果、炒米、麻叶、米花、扁米等等。米粉有汤粉、卷粉、炒粉、凉拌粉、濑粉;汤粉又分为猪肉汤粉、牛肉汤粉、羊肉汤粉、狗肉汤粉等。
作菜类佐料的有豆豉、豆瓣酱、辣酱、麦酱、辣子酸、海茄酸、鱼酸、虾酸、米汤酸......
荔 波
荔波的饮食主要以酸、辣为主。酸主要是臭酸,是由多种菜凑在一起炖煮而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辣味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油辣椒、糍粑辣椒、糟辣椒、豆豉辣椒、糊辣椒、麻辣烫辣椒、筒筒辣椒等。
腌酸肉
腌酸肉皮脆,肉鲜,味清香,酸度适中,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熟"了的腌肉,肥肉呈乳白色,瘦肉呈暗红色,腌肉取出便可食,若在上面洒一些干辣粉,其味更佳。
荔波臭酸
臭酸又名丑酸,是荔波县最具特色的菜肴。北方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荔波的臭酸则不仅闻起来臭,看起来也新鲜,名儿还不雅,但吃起来却具有使人"一尝即喜,爱不释筷,印象深刻"的魅力。臭酸菜微酸奇香,十分开胃,因而很受食客欢迎。
鱼包韭菜
鱼包韭菜是水族的传统佳肴,是水族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做法是先把鲤鱼沿背脊剖开,除去内杂,洒进少量米酒、香葱、大蒜、生姜和食盐等佐料,再将韭菜、广菜填满鱼腹,用米草捆扎好,置大锅中清炖或清蒸,一般要蒸五至十小时之久。
"鱼包韭菜"骨酥脆,肉肥细腻,鲜香可口,独具风味。
米 片
米片乃荔波人过年时待客的食品。做法是将精选糯米蒸熟,掺入红糖、芝麻,然后趁热平摊在桌面上,压扁成薄纸板一般,置阳光下晒。晒至半干时将"糯米纸板"用刀划成一小块一小块状,复晒至全干。
要吃时将米片以油炸一下即可。米片具有脆、酥、甜等特点,十分爽口。
现荔波县旅游局已将米片作为风味食品,推向市场,甚受游客欢迎。
干锅斑鸠
以青椒配以佐料爆炒而成,味道鲜美,是地道的贵州口味。
地道的风味使大家胃口顿觉大开,饭量大增。贵州的辣,连连称赞,当然解决的最好方法是喝酸汤解辣。
荔波风猪
具有黔南风味的著名高级传统食品,历史上曾作过封建王朝的贡品。风猪造型美观,色泽鲜艳,皮脆肉酥,美味可口,食而不腻,并可保存较长时间,是宴请宾客、馈赠亲友的珍贵食品。
风猪曾多次参加广交会展销,受到外商欢迎,被誉为"厨珍"。产品远销欧州、印度、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樟江大厦所做的"风猪"还拿过"贵州名菜"奖项。
你可能需要相机记住风景,
但美食......只有靠味蕾才能记住。
一个地域的风味,往往都是吃出来的,
记住一个地方,不如就从记住美食开始。
在文章提到的景点与美食只是凤毛麟角,
如果正在阅读的您是本地人或是已经去过两个地方
不妨留言,
和大家分享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点与美食叭。
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分享交流使用,侵立删!